月薪1000元的文員職位,上百名大學生爭搶;月薪1500元的送水工、搬運工,農民工未必願意來幹。
又是一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時,大學生工作難找、起薪低的新聞時時見諸報端。“研不如本,本不如專,專不如職”,“大學生起薪比農民工還低”,類似的說法不少。有人認為,新的“腦體倒挂”現象出現了。
“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做導彈的不如做茶葉蛋的”,不少人對上世紀80年代初的“腦體倒挂”記憶猶新。曾經有一段時間,大量知識、技術含量高的勞動者,收入明顯低於簡單勞動力。
現在,一些高校畢業生的收入抵不上搬運工、小保姆,甚至出現“零薪酬”,莫非真是“腦體倒挂”捲土重來?
答案應當是否定的。
過去的“腦體倒挂”,是因為當時賣茶葉蛋等服務性崗位的勞動力價格開始由市場調節,而科研、教育、醫療等多數傳統行業仍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中,繼而出現了“知識不值錢”的“倒挂”現象。現在則不同,勞動力早已實現高度的市場化,不論是大學生、研究生、“海歸”,還是農民工,大家都公平地接受市場調節。勞動力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緊缺時價格就會上漲,不分低學歷、高學歷。事實上,又臟又累的體力活兒,在很多國家收入都不會很低。當人們生活水準逐漸得到提高,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願為一點工資來幹這些工作。一些人覺得搬運工1500元的月薪太高,只能說其仍停留在老觀念中,認為只要是體力活兒就不用支付過多的勞動力成本。
許多人在對比大學生和農民工的“起薪”後得出“腦體倒挂”的結論,也有失片面。同樣的起薪,二者在增長速度、上升空間方面會有很大區別。大學生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往往因為沒有專長、缺乏經驗而暫時找不到收入不錯的工作。但這種情況常常是暫時的,伴隨著工作經驗的豐富、人脈關係的積累,高學歷群體的就業品質會有更好的表現,並最終在總體上呈現出學歷與待遇成正比的結果。一個送水工月薪1500元,5年後他可能還在做類似的工作,而且還拿著差不多的工資,而大學生5年後的工作和收入往往是另一番光景。
眼下大學生就業的確存在一些困難,但大學生要有信心。總體上,高學歷、高技能的勞動力價格要明顯高於低學歷、低技能的,而且國家也在採取措施大力推動大學生就業。
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少些抱怨,多花些功夫提高自己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月薪1000元的文員職位,如果只是打打字、收發文件,不管是什麼人幹,都很難說其中的知識含量、技術含量有多高。社會對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關鍵還是看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