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多邊貿易機製作用正被削弱

時間:2011-09-19 10:38   來源:國際商報

  中國復關(入世)談判代表團首任團長沈覺人在出席9月16日舉行的紀念中國入世十週年研討會時指出,多邊貿易機制雖然已經廣被各國認可和執行,但其作用和影響力正面臨被削弱的危機。

  包括沈覺人在內的多位與會專家認為,WTO多邊貿易機制的式微源於兩方面因素。一方面,WTO規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且旨在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多哈回合談判近兩年將無望完成;另一方面,雙邊貿易機制和區域貿易的蓬勃發展也正對多邊貿易機製造成衝擊。

  WTO規則是“富國遊戲”

  中國法學會WTO法研究會會長、原國務院法制局局長孫琬鐘指出,目前WTO的所有規則都是在發達國家的主導下制定的,其中不乏不公平規定。他稱,“任何規則都是在一定條件和環境下制定的,而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經濟體的變化,WTO的規則也必須進行完善。作為WTO成員,中國有責任遵守法律,也有責任來完善這個規則,這將有益於多邊經濟體的發展。”

  沈覺人認為,WTO規則確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規則的改變需要進行談判。“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是說今天談了明天就能夠改變”。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薛榮久認為,儘管國內非議很多,但世貿規則本身具有先進性、包容性、妥協性和時代性的特徵,中國作為入世後進者,在改善規則之前要首先遵守規則。

  有分析指出,WTO規則的制定只以發達國家為模型,在這些國家已經實行的國內貿易規則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並要求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政府向這些規則看齊,從而使發展中國家處於明顯劣勢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披上“合理的外衣”,使WTO倡導的全球貿易自由化名存實亡。

  多哈談判兩年內無望完成

  最顯著的例子是多哈回合談判的舉步維艱。中國復關/入世談判代表團第三任團長谷永江指出,發達經濟體在談判過程中“表現得太小氣”。“發達經濟體在多哈會議談判過程中不夠大度,我希望他們學一學中國政府在入世當中做承諾的那種氣魄,而且這些承諾我們之後也都做到了。”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也表示,發達國家在多哈回合談判中是會遇到很多新困難,但“他們一二百年來得到了諸多利益,在這個時候應該大方一點,拿出點氣魄來”。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