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職工平均工資較快增長

時間:2012-05-30 13:32   來源:經濟日報

  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和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分別增長8.5%、12.3%——

  國家統計局5月29日發佈報告,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扣除物價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5%;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24556元,實際增長12.3%。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就此表示,職工工資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工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企業用工成本的上升。

  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職工工資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2011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國民經濟依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等都有較大增長,這些都為促進工資增長,使全體勞動者共用經濟發展成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進一步改革完善工資制度為職工工資提高創造了條件。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一年來,共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22%。27個省份發佈了2011年工資指導線,基準線提高幅度多在14%以上。工資制度的不斷改進為工資的較快增長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

  此外,企業用工成本上升也助推了職工工資上漲。工資作為勞動力的價格,是企業用工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廉價、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一直是我國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比較優勢。但近幾年來,我國企業用工成本呈現出持續、較大幅度的上升趨勢。據統計,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關,達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達21.2%。

  馮乃林表示,2011年的工資數據與相關收入數據和行政記錄是匹配的。

  首先與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總收入增長相匹配。工資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2011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總收入23979元,其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長14.1%。在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總收入的四個構成要素中,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15412元,增長12.4%。正是因為城鎮居民工資的較快增長,才有力帶動了城鎮居民總收入的提高。

  其次與居民儲蓄增長相匹配。收入是決定居民儲蓄的最主要因素,收入水準與儲蓄存款增加額高度相關。據統計,2011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中住戶存款餘額為35.195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5%,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為34.804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7%。

  第三,與個人所得稅增長相匹配。工資薪金所得稅是個人所得稅的重要組成部分。財政部稅政司發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個人所得稅實現收入6054.09億元,同比增長25.2%。雖然受2011年9月1日起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影響,四季度工資薪金所得稅同比下降11.1%,但全年工資薪金所得稅仍實現了23.6%的高增長。工資薪金所得稅之所以能實現這一高增長,工資收入的較快增長是主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平均工資雖然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工資水準的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現還比較突出。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中,對佔全部就業人員40.5%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在崗職工而言,其年平均工資遠遠低於金融業的9.1364萬元,同時,製造業在崗職工也比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準低5958元,而建築業在崗職工比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水準更是低9795元。因此,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任務艱巨而繁重。(記者 薛志偉)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