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新聞中心10日下午舉行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向中外記者介紹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已得到遏制
張平說,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任務,為我國今後發展指明瞭方向,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回答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是否轉暖時,張平說,中國經濟過去一段時間出現增速放緩跡象,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這首先是國家宏觀調控的結果。我國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為7.5%,低於去年的8%,這是為了給轉變發展方式留出空間。其次是今年國際經濟環境仍然複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需萎縮也產生重要影響。第三是國內發展也還面臨一些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
他說,按照中央部署,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的基礎上,加大了預調微調力度,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8月份以後,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已經得到遏制,企穩跡象更加明顯,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在回答“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和重要任務實施進展問題時,張平說,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近兩年,總體情況良好,在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經濟在國內外錯綜複雜背景下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物價總體穩定,內需對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二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要進展。糧食實現“九連增”,農業基礎進一步穩固;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傳統產業加快改造提升;第三產業特別是新興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財稅金融改革,都取得積極成效,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四是人民生活水準繼續提高。去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1.4%,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4%,今年前三季度分別實際增長12.3%和9.8%。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今年前十個月已新增就業人數1123萬。五是在社會保障方面,義務教育實現全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準進一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積極推進,人民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張平說,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按照十八大精神,進一步統籌好當前和長遠,一方面確保“十二五”規劃目標的實現;同時,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更加注重拓展發展空間,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更加注重激發經濟發展的活力,更加注重廣大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在回答有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時,張平說,黨的十八大報告,在提出人民生活水準全面提高這一個目標時,第一句話就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近年來,我們加快了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務財政投入。從2007年到2011年,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文化體育等方面的財政支出累計達到12.7萬億元,年均增長幅度為26.3%,大大高於公共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今後,我們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尤其是對農村、西部地區、困難地區,要加大幫扶力度,讓這些地區人民群眾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
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導力量
在回答有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展問題時,張平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調整經濟結構。在這方面我們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需求結構上,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2011年和今年前9個月,內需的拉動作用已經超過了105%,其中消費拉動的作用已超過投資,今年前9個月,在內需105.5%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份額中,消費佔55%,投資佔50.5%。
在產業結構上,一、二、三次產業更加協調。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不斷提升,傳統產業升級換代步伐加快;第三產業比重持續提高。
從區域看,近幾年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快於全國平均水準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以及人才培養、生態環境保護等都取得很大進展,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從城鄉結構看,去年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達到了51.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農村水電路氣房、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都有很大改善。
他說,我們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包括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管理粗放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加以解決。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方面邁出更大步伐。
張平在記者招待會後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展望未來,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具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對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充滿信心、充滿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