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終於結束了連續十三個交易日盤中觸及“漲停”的局面,收盤報于6.2356,上漲趨勢暫緩。
連日來,人民幣的強勁表現使許多外向製造型企業擔憂,人民幣不僅將加速升值,且幅度會高於往年,進一步“壓榨”其微利潤空間,乃至危及生存空間。
專家指出,企業要想度過外貿“寒冬”,除了苦練內功,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外,還應努力開拓新興市場,善於使用金融工具,鎖定遠期匯率以規避風險。
人民幣連漲不休
國際清算銀行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伴隨著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升值,10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均較9月份升值。業內人士認為,歐美實施的寬鬆貨幣政策是本輪人民幣升值預期回暖的“罪魁”。
自美聯儲9月13日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人民幣便再次開啟單邊升值通道。截至15日,人民幣即期市場更是連續13天盤中觸及“漲停”上限。人民幣連創新高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日來觸及“漲停”主要是受到美聯儲推出QE3的影響。“9月13日,美聯儲推出QE3之後,美元呈持續走低趨勢,人民幣也就開始了從貶值預期到升值預期的反轉。”徐高分析,中國經濟逐漸企穩回升,外貿數據不斷向好,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使國際資本回流中國,也是讓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劇的誘因。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環球金融市場部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認為,從市場方面看,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國際熱錢流入中國境內套利;此外,之前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企業積壓了大量美元,現在集中進行結匯,也是令人民幣匯價不斷升高的原因之一。
外貿企業:這個“寒冬”很難熬
近期人民幣的迅猛漲勢,令外貿企業的生存環境雪上加霜。
上海浩登貿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管濤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近來人民幣的強勢表現,讓我們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更加強烈,而且我們認為今年的升值幅度可能比過去幾年更大。”據管濤介紹,其公司是一家以出口為主的化工產品生產企業,“原本海外市場銷售額佔業務總額的60%,今年估計能達到30%就不錯了。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我們馬上要貼錢做生意了”。
相比上海,溫州企業的情況則更加不容樂觀。溫州中小企業商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溫州70%的企業都是外向型企業,對近期人民幣的升值非常敏感,由於升值預期強烈,中小企業的日子更加難過。”周德文分析,首先,歐美消費低迷導致企業訂單大幅下滑;其次,人民幣以每年5%的速度升值,進一步擠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最後,受匯率波動影響,外貿訂單呈現短期化趨勢。“因為大訂單生產週期長,結匯時間長,風險就大”。
外貿企業路在何方?
17日,在上海舉行的“2012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上,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11月後,進出口相關數據出現了明顯的負增長,中國外貿築底企穩的基礎仍不牢固。
專家建議,在歐美經濟復蘇疲軟,外貿“寒冬”仍將持續的環境下,我國外貿企業只能通過轉型升級進入國際高端市場,並積極開闢新興市場,才能生存下來並保持一定的發展空間。
嚴峻的外貿形勢倒逼外貿企業升級。復旦大學教授殷醒民表示,人民幣升值將侵蝕企業本已微薄的利潤率,加上人力成本上升,將令其國際競爭優勢蕩然無存。這就要求企業加速轉型升級,提高利潤空間。
管濤告訴記者,針對人民幣升值,其公司已經開始加大研發投入,研發高附加值新產品,並開闢新市場。“我們公司已經瞄準南美、俄羅斯和非洲市場,來應對目前外貿低迷的形勢。”
周德文指出,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很多溫州企業將工廠遷至海外,如在非洲等地建立工業園,在國內只做原材料出口,在當地進行加工和銷售,這樣就規避了匯率風險。
李劉陽建議,外貿企業應儘早建立匯率風險防範機制,合理利用外匯遠期合約等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有一部分企業依靠靈活的資金處置和衍生產品運作,不僅有效規避了匯率風險,有的還從人民幣的雙向寬幅波動中獲利。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教授丁志傑認為,目前人民幣即期升值、遠期貶值其實給了出口企業迴旋緩衝的空間。企業應通過遠期結匯鎖定匯率,或在訂單合同中加入價格調整條款等方法規避匯兌風險。 (記者 鄭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