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貨物進口從2002年的2953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7萬億美元,進口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鍾山強調,中國進口潛力巨大,將為國外供應商和中國進口商帶來巨大機遇,推動中國進口貿易可持續發展,需要中外雙方共同努力。
在多次釋放出加強進口的信號之後,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鍾山在日前召開的2012年中國進口論壇上強調:“中國加強進口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戰略,未來仍大有潛力。”
長期以來,中國依靠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如今出口導向型經濟正在逐步發生改變,進口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中國經濟發展對進口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放眼未來,進口的巨大潛力究竟體現在哪些領域?加強進口便利化應該如何對症下藥?
服務經濟需求
“要重新審視傳統中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進口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發達國家如美國,進口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莉說,美國採用逆差性增長模式,比如大量進口能源資源等戰略物資,以補充和支撐國內發展,並且美國通過擴大進口,大量輸出美元貨幣,幫助其建立全球金融霸主的地位。
張莉表示,就中國國內而言,也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這一經驗,戰略性地擴大進口。在生產領域,通過進口高新技術和設備等,提升中國企業自主創新水準。
在消費領域,張莉表示,中國的儲蓄率較高,國內儲蓄重要特點是高收入人群和老年人的儲蓄偏多,因此可以通過擴大奢侈品進口拉動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同時擴大醫藥保健品甚至養老服務等進口,以拉動老年人消費。“通過上述舉措,可以促進資本的流動和迴圈,推動經濟健康發展。”張莉說。
商務部研究院中貿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李健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曾表示,擴大進口不僅可以促進貿易平衡,而且對調整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改善民生都有實際意義。如果進口利用好了,反過來還可以促進出口的發展。
進口發展戰略一盤棋
張莉表示,擴大進口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中國進口發展戰略需要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出臺所有針對進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
首先要轉變觀念。“不同發展階段,指導經濟發展的理論也會不同。”張莉說,當前人民幣升值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等情況,是中國擴大進口的好時機,曾經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也應適時調整,“三駕馬車”理論和順差理論需要被重新認識,“進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同樣非常重要,逆差性增長模式有其可取之處”。“進口發展戰略理論體系構建之後,應配以相應的政策體系。”張莉表示,發揮進口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機制,比如加強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加強對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和企業的指導,加速轉型的實現。
在微觀層面,張莉建議,對利於經濟增長的領域,比如高新技術產品、能源資源以及奢侈品、老年用品等的進口,可以出臺諸如減免稅率等便利化措施。
江西省針棉織品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經理葉煒則建議,擴大進口不能一刀切,需要考慮實際需要。“比如我們做服裝這行的,就無需從東南亞進口,進口沒多大優勢。”葉煒說,“進口前需要對國內市場和國外商品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擴大進口困難多
從出口為主,到為促進貿易平衡而擴大進口,再到進口主動為經濟發展所用,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也會遇到需要改進的問題。“這個過程太長了,我到現在還沒把這筆生意做成。”北京澳德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郭查崗有些憤憤不平。原來,郭查崗在2011年完成市場考察後,決定做澳大利亞牛肉進口生意,可是從去年年初開始辦理相關手續以來,到記者截稿時還未完全辦下來。“光辦預包裝食品營業執照和申請進出口權就用了三四個月,申請牛肉進口的許可證花了半年時間,配額到現在還沒申請下來。”郭查崗說,“時間就是金錢,這樣下來什麼生意都會錯過時機。”
稅收的問題也為有進口業務的企業所關注,“牛肉進口需要繳納12%的關稅和13%的增值稅,這個負擔對我們來說很沉重”。郭查崗說,做牛肉進口生意,稅收也是自己非常關注的問題。“需要投入的時間和成本會很大。”對於是否考慮增加進口業務,中糧河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食品部經理周敬習表示,公司以前一直做出口,增加進口雖然有助於企業發展,但拓展進口業務需要招攬人才,且銷售渠道、發展理念和模式等也要隨之發生改變,實行起來尚存困難。
張莉表示,中國擴大進口目前至少面臨四大挑戰:一是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受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限制;二是進口方面具備專業影響力的展會等平臺以及其他行銷網路,依然不如出口;三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國外市場的產品結構了解存在困難,而且調研能力相對較弱,急需專業輔導;四是進口需要更多便利化措施。 作者: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