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了《中原經濟區規劃》,這是國家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規劃》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具體範圍。
作為一個打破行政區劃的區域經濟體,中原經濟區跨越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東等五個省份,因此,各省市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那麼,五個省份未來可以有怎樣的聯動和對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馬慶斌對此做出解析。
馬慶斌:未來的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各個經濟主體之間的合作,這是未來中原經濟區能不能真正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高地的重要的條件。如果我們以傳統的區域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涉及的河南以外的幾個省的市縣往往是經濟區位上的邊緣地帶,長期以來是資源、資金和勞動力流出地。但是在新的時期,隨著中原經濟區規劃頒布以後,這些傳統上的邊緣區位在一些新的因素注入以後,就會變成新的區域中心的地位。從邊緣到中心,這些區域之間的合作也就尤為重要,合作不僅僅要盯在產業的合作上,還要有一個更大的眼光,就是市場合作的問題。東部地區的發展不僅要對中部轉移出來的產業要團結好,還要好好的研究和開拓東部已經發展起來的消費市場。實現區域間的經濟主體的合作有兩個問題比較重要,一個是要做好物質基礎設施的對接,在公路建設,跨界的水源管理以及產業發展規劃等經濟發展各個基礎設施方面要做好規劃和對接。另外一個就是合作的制度建設方面要做好,比如跨省、市縣的聯席會議,跨區域的流動人口的公共服務,以及跨區域的產業規劃、基礎設施規劃等。
《規劃》還提到,中原經濟區必須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新型農業現代化基礎作用,努力開創"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新局面。中原經濟區實現"三化"的過程中,有哪些問題要注意?
馬慶斌:一個就是未來中原城市群的發展問題,任何一個區域的發展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城市群,這個區域發展也許缺乏與別的區進行競爭所謂的物質基礎。有兩點比較重要,一個是要有一個大的城市核心,整個的中原城市群來講,目前還沒有一個可以與全球其他的城市群相媲美的一個特大的城市,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選好一個或者兩個特大的、有潛力的城市來起到引領作用。另外一個就是城市群的合作的問題,如果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還是各自為政的話,人口、資金、技術不能實現自由流動的話,整個的中原經濟區也是會流於概念。第二個大的問題就是環境與發展的問題,從我們過去的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我們始終沒有走出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的老路。另外,還要注意把資訊化提高,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水準上,才能使得所謂的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第三個問題就是怎麼樣來實現農業、工業包括城市等之間的發展或者利益協調的問題,包括發展過程中農民等等利益保護的問題。
評論員簡介
馬慶斌 山東泰安人,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現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曾就職于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屬的城鎮發展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全球化、城市化和產業發展研究,在區域與城市戰略、產業發展等方面研究。
曾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宏觀經濟管理》《中國軟科學》等權威雜誌、《智庫報告》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40余篇;合著《城市競爭力與城市生態環境》(康曉光、馬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