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是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10年間,一大批國有金融機構注資改制、掛牌上市,公司治理更加完善,盈利能力顯著增強。金融業脫胎換骨的變化,與被業界稱為“金融國家隊”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息息相關。匯金公司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有效發揮了國有金融機構注資改制平臺作用,切實履行國有金融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責,有力推動了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實現了國有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
10年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高達26.1%。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重大決策,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在這場改革中,匯金公司應運而生。
“匯金公司是中國金融改革的產物,也是促進金融改革與穩健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投公司董事長兼匯金公司董事長樓繼偉說,匯金公司參與國有金融機構重組和改制,保障了國有股東權益,促進了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穩健發展。
2003年12月,國務院決定採用控股公司模式設立匯金公司,利用外匯儲備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注資,並授權匯金公司行使出資人代表職責。成立伊始的匯金公司向中行和建行分別注資225億美元。此後,匯金公司先後向工商銀行、光大銀行、農業銀行分別注資150億美元、27.03億美元、190億美元,並推動股份制改革和公開發行上市。
從2005年6月至2006年底,匯金公司還運用市場化方式支援了銀河證券等9家證券公司。2006年12月,匯金公司向中國再保險集團注資40億美元,推進股改進程。2007年底,匯金公司向國家開發銀行注資200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匯金公司控參股機構達20家,其中包括6家銀行、3家保險公司、7家證券公司、4家其他機構;參股機構資產總額為65萬億元,凈資產總額4.2萬億元。同時,匯金公司持有控參股機構權益總額2.1萬億元,佔中央級國有金融資本(權益)的60%以上。
股份制改革和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改變了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結構和經營機制;整體公開上市,又徹底改造了國有商業銀行治理機制,加快推動了其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的進程。截至2011年底,匯金公司控參股的6家銀行的資產總額達59萬億元,實現凈利潤6921億元;資產品質保持穩定,不良貸款率0.94%。
匯金公司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股東,是代表國家對國有金融機構持股,不僅要實現國有金融資產保值增值,還承擔著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維護國家經濟金融穩定、推動金融改革與發展的重大責任。
幾年來,匯金公司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積極探索,勇於實踐,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金融資產管理模式。一方面,匯金公司確保了履行出資人職責“不缺位”。一是把做好“積極股東”作為貫穿各項工作的主線,著重抓好有關重大事項管理,推動、引導控參股機構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二是創新完善專職派出董事制度,使國有股權落到實處。目前,近百人的派出董事隊伍已成為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的主力軍。他們全日制在控參股機構工作,能夠充分了解該機構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他們的行政、工資、組織關係等保留在匯金公司,有效避免了利益衝突。另外,派出董事的人數通常超過董事會席位的三分之一,對於董事會重大議案擁有否決權,實現了有效制衡。另一方面,匯金公司在履行出資人職責時還做到“不越位”,不干預控參股機構的日常經營管理。“我們始終堅持只做股東,不做‘婆婆’,只有公司治理渠道的議案審議表決,沒有任何行政審批色彩。”樓繼偉說。
匯金公司推行市場化股權管理方式,通過加強授權管理和完善溝通機制,確保控參股機構董事會決策機制的高效運作,同時創新運用《管理建議函》和《風險提示函》進行有效提示。在資本運作方面,2010年匯金公司通過發行債券,參與工、中、建三行再融資。2008年9月以來,匯金公司還多次在國內股市非理性下跌時增持國有重點上市銀行股份,為維護上市銀行股價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實踐證明,這種以股權為紐帶、依託公司治理程式履職行權的方式,是對國有金融資產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樓繼偉說,匯金公司要繼續加強與各職能部門協調溝通,發揮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的協同效應,形成整體合力;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努力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從而確保黨和國家對國有金融機構的控制力,確保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的貫徹落實,為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貢獻。(記者 王信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