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協會成立廿週年:為同胞謀利 為和平搭橋

時間:2011-12-16 15:04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訊 1991年12月16日,為了適應臺灣當局授權成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後的新形勢,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國務院授權成立了專職處理兩岸交流事務的社團法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20年來,海協會秉持“促進海峽兩岸交往,發展兩岸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宗旨,在中共中央和中臺辦、國臺辦的直接領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兩岸交流互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對於推動兩岸人民往來、增進彼此的了解、理解,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實現互利互惠,推動兩岸文化大交流、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確保兩岸交流的正確方向及其秩序與效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海協會的特殊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就不會有兩岸今天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局面的形成。

  回顧這20年來海協會的經歷,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海協會成立起到2000年5月約7年多的時間。這個時期兩岸關係的特點是起起伏伏、時好時壞、欲進還退。海協會成立之初,與海基會在進行事務性商談的過程中,歷經曲折反覆,磨合出“九二共識”(即:各自以口頭表述的方式錶明“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一互動的政治基礎。其後,兩岸兩會先後進行了包括第一次“汪辜會談”在內,各種層級的17次商談和1998年10月的政治對話,簽署了4項協議,對解決兩岸交流中的具體問題,維護兩岸同胞的正當權益,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和各項交流的開展,起了積極作用。第一次“汪辜會談”實現了兩岸高層人士40多年來的首次會晤,邁出了“兩岸關係發展中歷史性的重要一步”。然而由於臺領導人李登輝逐步背離“一中原則”,特別是其1995年訪美期間大搞分裂活動,並於1999年汪道涵即將訪台前夕發表“兩國論”言論,致使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迭遭破壞與挑戰,祖國大陸不得不同以李為代表的分裂勢力進行堅決鬥爭,兩岸關係陷入緊張狀態,兩會的制度性聯繫協商機制遂告中斷。

  第二個階段從2000年5月到2008年5月約8年的時間。這個時期,由於公開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上臺執政,臺灣內部“國家認同”矛盾、族群矛盾與藍綠矛盾空前激化,兩岸關係陷入空前不確定的動蕩之中。民進黨當局負責人陳水扁玩弄兩面派手法,一面宣稱“四不一沒有”、“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一面又大肆鼓吹“兩岸一邊一國”,積極推動“公投正名制憲”暨“法理獨立”,使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蕩然無存,祖國大陸不得不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以為因應,兩岸關係處於戰爭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兩岸兩會的正常交往互動自然無從談起。但基於維護兩岸同胞的正當權益和血濃于水的民族情感,即使在兩岸關係最惡化的時期,海協會也始終沒有停止與臺有關方面的聯繫與合作,相互協助處理兩岸同胞交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與突發事件;沒有停止與臺灣主張發展兩岸關係、反對“臺獨”的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繫與交往。每當臺灣遭受重大自然災害,臺灣同胞蒙受重大生命財產損失,海協都會及時致函海基會轉達大陸方面的關切慰問並適時伸出援手。2005年臺灣泛藍三黨領導人相繼訪問大陸,分別與中共達成和平發展願景,為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打開一條通路,兩岸民間各項交流再度活躍,海協會的地位與作用也重新凸顯。

  第三個階段從2008年5月至今約3年半的時間。這個階段,由於民進黨下臺,反對“臺獨”、認同“九二共識”的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臺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呈現良好勢頭,兩岸兩會迅速恢復了制度性的協商互動,相繼舉行了7次“陳江會”,簽署了16項協議並達成2項共識,舉行了2次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1次協議成效與檢討會議。這些協商互動的成果,務實解決了兩岸同胞關切的旅遊、通航、通郵、投資、金融、食品安全、司法互助、漁船船員勞務合作、農產品檢疫檢驗、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兩岸經濟合作框架、智慧財產權保護、醫藥衛生合作、核電安全合作等多領域、多方面的問題,不僅實現了兩岸同胞熱切期盼的大三通,極大地滿足了兩岸民眾進行全方位交流交往合作、增進了解理解諒解、促進和平發展雙贏的需要,而且幫助臺灣有效抵禦了全球金融風暴的侵襲,創下臺20年來最高經濟增長速度,尤其《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推動兩岸經濟聯繫走上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發展的軌道,兩岸關係由此出現了自1949年隔海對峙以來空前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突破。隨著兩岸交流、協商事務的大幅增加,海協會的工作量也成倍增長。據臺海基會統計,自2008年5月到今年10月31日,海協會發往海基會的函件數成長154倍,協商處理臺商經貿糾紛類案件成長4.62倍。顯然,這3年半來的兩岸關係發展超過了之前的60年,這3年半來海協會的工作量,則超過了之前17年的總和。

  追溯海協會成立20年所經歷的風風雨雨,筆者認為,有一些經驗教訓值得總結,有一些歷史的啟示值得珍視。

  其一,必須堅守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實踐證明,沒有政治上的共識或破壞已達成的政治共識,兩岸之間無起碼的互信可言,自然也談不上正常交往、良性互動。“九二共識”的實質就是認同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不搞“臺獨”,這裡既凝聚著民族的願望、情感與意志,也攸關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與根本利益,故而是兩岸關係歷經20年進退反覆所確認且必須堅持的第一原則。只有堅持這一原則,兩岸關係才能順利發展、創造雙贏,反之,則必然遭遇挫折、倒退乃至零和博弈。

  其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必須牢牢把握和平發展的主題。冷戰結束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潮流和優先的價值取向。實踐證明,沒有和平,發展沒有保障;沒有發展,兩岸關係中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都無法得到根本解決。因此,發展是硬道理,和平也是硬道理。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就是要抓兩岸關係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著眼大局,著眼未來,抓大放小,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就是要確保中央制訂的“三步走”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機遇期不被破壞,以大陸自身的發展帶動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確保大陸的和平發展,寓振興中華、和平統一大業于和平發展的過程之中。

  其三,必須把握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的規律,不要操之過急和急於求成。事實證明,兩岸關係錯綜複雜,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有實踐當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既有兩岸之間的矛盾,也有國際因素摻雜其中;既有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差,也有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的對立……這些決定了臺灣問題的解決與兩岸最終達成整合是一個長期複雜巨大的系統工程。因此,必須累積包括物質基礎與精神感召力在內的綜合能量,從點滴入手,從容易做的事情入手,從兩岸人民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入手,積少成多,迴圈往復,以量變促質變,最終達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顧條件限制和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而一味求快,只能欲速不達。

  其四,必須遵循平等協商、互惠互利、共創雙贏的原則。兩岸之間就地域面積、人口、資源及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來說,並無“對等”可言。但就國共內戰的遺留問題、屬於一個國家內部兩個分治的地區來說,兩岸談判地位是平等的,沒有大小主次高低之分,必須互相尊重,最大限度地尋求兩岸利益的交匯點與平衡點。這既包括臺不挑釁一個中國的原則,也包括大陸不在時機不成熟時強求整合,而要求兩岸都應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以為兩岸人民謀福祉作為一切作為的出發點與立腳點,相互照顧彼此關切,務實探索交流合作互利雙贏之道。實踐證明,唯有將中華民族的振興和兩岸人民的利益放在優先的位置,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平衡點,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總之,海協會的成立,既是兩岸關係錯綜複雜的產物,也是兩岸人民要求和平合作、交流交往共贏的產物。海協會承載的既是大陸同胞的託付,也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託付。海協會既對解決兩岸交往中產生的民間性、事務性、經濟性與功能性問題負有責任,也對如何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負有使命。海協會成立20週年的歷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兩岸關係最近20年演變的縮影和寫照。

  現階段,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經歷了20年的艱辛探索後,兩岸關係已初步步入和平發展的軌道,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已成為兩岸人民與國際社會的最大共識。但毋庸諱言,臺灣政局仍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挑戰與考驗,不排除會出現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可能,海協會肩負著重責大任。惟筆者相信,黃河九曲終將流向大海,兩岸關係歷經坎坷之後仍會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海協會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楊立憲)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