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醫藥品論壇上,兩岸醫藥界專家學者認為,如果兩岸藥品監管部門能夠在新藥研製、醫藥品品質檢驗技術以及品質管理上密切合作,不僅可以節省醫藥成本,還可以對重大疾病提供解決辦法,更好地造福兩岸人民。此外,相關人士還希望,利用大陸豐富的藥物原材料資源和臺灣先進的制藥技術,攜手共拓國際市場,做大做強中華民族醫藥事業。
兩岸共同研發新藥
臺灣食品藥品監管機構負責人康照洲表示,2010年底兩岸兩會簽訂的《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定》(以下簡稱《協議》)已生效,希望通過《協議》的簽署,推動兩岸在新藥研發及臨床試驗的合作,為產品品質把關,減少重復人體臨床試驗,加速新產品上市規劃。專家也認為,此舉如果得以落實,未來將有效縮短新藥在兩岸上市的時程,並降低相關成本。
“大陸近期提出的十二五規劃方案大力支援新藥和新醫材的發展,為兩岸在這方面的研發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康照洲認為,應針對兩岸共同關切的疾病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加強新藥和新醫療器械的研發合作,共同走向國際市場。
臺灣中華中草藥生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榮光則認為,臺灣在中草藥發展上有許多優勢,未來兩岸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在兩岸中藥材品質安全標準及檢驗方法互認上加強合作,有助於將中醫藥事業共同做大。
加強藥品檢驗合作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兩岸藥品安全管理與產業交流合作”。康照洲認為,醫藥品是高度管理的產品,保障醫藥品品質是重點內容,因此,檢驗技術交流成為兩岸合作的關鍵。
據了解,臺灣每年從大陸購買4.4萬噸中藥材,購買額在35億元(新台幣,下同)左右。《協議》簽署後,未來大陸輸往臺灣的中藥材必須經過源頭管控、海關抽驗、市場抽驗三道程式以保障安全。與會業者認為,加快推動兩岸藥品交易,雙方監管單位應該進一步加強產品審批環節的合作,採取共同審批、開闢“綠色通道”等方式提高效率。
以中藥材為例,臺灣業界認為,2010年版《中國藥典》提高了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標準,現代分析技術得到進一步擴大應用,可以作為兩岸共同的檢驗標準。但考慮到兩岸檢驗方法存在差異,急需抓緊探索並使用統一的檢測依據和方法,使雙方檢驗數據可相互驗證。因此,加快推動兩岸簽訂醫藥品通行標準和兩岸檢驗報告相互認可合作協議,有助於節省時間和成本。
廈門建兩岸藥材物流中心
臺灣現有制藥企業167家,醫藥產業年產值1000多億元。“與大陸市場相比,臺灣醫藥品市場規模較小。”臺灣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羅麗珠表示,由於大陸已將醫療、生物技術產業列入七大新興產業,並提出3年8500億元人民幣的醫改方案,島內醫藥、醫療界視其為不可錯過的商機。
楊榮光也指出,如果把大陸中藥材市場的分佈比喻為一個“扇形”,廈門就像是扇子的“軸心”。楊榮光說,大陸每年對臺輸出中藥材約數量巨大,臺灣有較好的技術和研發能力,結合起來將產生“蝴蝶效應”。他認為,廈門應該打造成為輸臺藥材大陸集散中心,將大陸中藥材更直接方便地供應到臺灣。
據悉,論壇研討了兩岸產業對接規劃,希望推動在廈門建設海峽兩岸中藥材物流中心和海峽(廈門)藥品檢測研究中心,為兩岸產業合作提供支撐。截至今年9月底,廈門對臺中藥材貿易19.6萬噸,貿易額42.4萬美元。由於兩岸醫藥行業交流密切,臺商在廈門投資醫藥產業也漸入佳境,廈門14家臺資涉藥企業目前已完成產值2.2億元。(記者 吳在平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