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元4月1日電(張浪)春天,本應是萬物復蘇、綠意黯然的季節,可一場空前的大旱正肆虐著中國南疆,樹木枯萎、田間荒蕪、河水乾枯……百年不遇的旱災給災區人民生活和春耕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困難。
地處秦嶺南麓的四川廣元市,這個素有“十年九旱”之稱的城市,在最近十多年中,平均每年農作物受災200多萬畝,佔到總耕地面積的90%以上,而在今年這場百年不遇的旱災中卻經受住了“烤”驗,整個廣元市的農業發展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正是由於頻繁的旱災,廣元市的農業發展才從中“烤”出了經驗,並在近兩年中摸索出了“以早制旱、以調製旱、科技制旱、以多制旱、以水制旱”等一整套制旱經驗和避旱規律。
“制旱經驗”保證了廣元市農民在頻繁旱災情況下的基本收入,在水源無保障地區,將田改地,根據不同農作物種類在需水和抗旱特性上的差異,主動進行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避免了乾旱帶來的風險,部分農民種植特殊抗旱經濟作物比往年種植傳統作物收入提高了近三倍,正是由於這場種植業結構調整,廣元市農業發展才得以“逆流而上”。
周永海是廣元市龍潭鄉和平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他只是這場種植業結構調整中受益的農民之一,周永海和河南某甘藍制種公司簽下協議大面積種下了甘藍這一耐旱作物,用水量減少到為以前所種植傳統作物時的三分之一,從而不再擔心“冬幹春旱”的特殊氣候,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之外,制種公司每畝保底付與他2000元,而周永海只負責栽培、管理和收取,供種和銷售則為業主負責。
周永海信心十足地說:“從去年10月份就沒有下過一場透雨,目前影響不大,如果旱情繼續持續下去的話會受一點影響,如果換成是種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在今年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無收成的,因為全村就只有100多個水池,根本無法保障秧苗的用水,而保證現種作物的用水是沒有問題的。”
在有280余戶農民居住的和平村,大多數村民選擇了周永海一樣的做法,在市區農業部門指導下,逐步選擇抗旱能力比較強的經濟作物,改善了大旱年顆粒不收的局面。
目前,全村共有500多畝共6萬多株果樹,在果樹下面全面推進甘藍制種,並形成“樹上挂果,樹下修房”的局勢,同時,也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些顯著成效正是廣元市農業部門在2005年大旱災後探索出來的“廣元模式”,從抗旱逐步走向避旱,發展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避旱農業思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