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人工影響天氣成糧食豐收保護神

時間:2012-12-19 11:17   來源:新華網

  自1958年吉林省率先在全國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以來,中國東北地區不斷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區域聯合作業,在提高城鎮供水保證率、滿足用水需求以及農業生產防災減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構建了防災減災的“天網”。

  “人工影響天氣是糧食豐收的保護神!”吉林省副省長王守臣說。東北地區地處中緯度氣候脆弱帶,乾旱、冰雹、低溫冷害、大風等災害頻發重發併發,對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構成嚴重威脅。“近些年來,中國東北地區糧食較大幅度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經濟快速增長,與人影事業的快速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據介紹,自2008年開始,東北區域開展了跨區域飛機人工增雨作業。截至今年9月,共開展跨省區聯合增雨作業71架次,增水40億立方米。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說:“針對同一天氣系統,在全國首次開展了多架飛機跨區域同時進行科學試驗和人工增雨作業,使人工增雨作業規模化、科學化,最大限度地開發了區域內空中雲水資源,在抗旱增雨和森林增雨滅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2010年,東北地區初步建立了人工影響天氣跨區作業體系,成立了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四盟跨區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協調小組,建立了跨區域聯合作業機制。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正式成立後,進一步加強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合作、規範跨區域聯合作業流程。

  201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作為全國第一個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示範項目已于9月正式啟動。

  吉林省氣象局局長趙國強說:“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項目經費總估算為10.89億元。”

  據了解,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將建成一套由監測分析、條件預報、決策指揮、作業實施、效果檢驗和技術保障等構成的區域一體化的人影業務體系;建成由12架飛機以及高炮、火箭等組成的覆蓋東北全區域的空地協同作業系統;建設一個國家級效果檢驗示範區和一個國家級新裝備考核實驗室;其建設模式與運作機制為其他區域提供示範。

  吉林省氣象局副局長葉青告訴記者,目前,吉林省已經形成了一架裝備有國內先進雲物理探測設備的人工增雨飛機、固定防雹增雨作業站點290個、“37”高炮242門、火箭發射架176台的人工影響天氣空地作業網,人工增雨作業面積達11萬平方公里,人工防雹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

  葉青說:“東北區域今後將進行多機同時開展作業的嘗試工作,據測算在原有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基礎上,每年可再多增加降水5億立方米,每年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1億元。在東北區域形成統一協調、區域聯防、跨省區作業的人影業務能力和運作機制。”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