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助推經濟增長
“消費靠汽車,投資靠房產”的經濟增長方式在逐步改變,其空白如何填補?
北京市朝陽區的定福莊,原先是個不起眼的地方。而如今,這裡成為文化創意產業搶灘的熱土,朝陽區提供了包括稅收補貼、房租減免等多種服務,努力將CBD至定福莊40平方公里的地方建設成“CBD—定福莊傳媒走廊”。截至目前,該傳媒走廊吸引入駐企業1.2萬家,吸納社會投資150億元,年實現收入600多億元。
像定福莊這樣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經濟“新引擎”的例子並不少,這折射出北京結構調整的積極變化。
部分經濟領域好于預期
北京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不論縱比還是橫比都“放緩”,但北京經濟主要領域運作狀況基本符合預期,部分領域運作好于預期。
從消費領域看,北京積極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消費需求,開發消費替代領域,推動消費結構調整升級。1—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06.6億元,同比增長11.9%。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86.9%,成為首都消費品市場的最大亮點。扣除汽車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3.7%,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汽車類零售額下降25.7%所留下的市場空間。
從產業看,一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和現代製造業項目加快落地,為產業升級和調整積蓄了力量。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較快增長,1—2月文化、體育與娛樂業實現收入125.6億元,增長12.5%。移動互聯、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成為推動結構調整的新生力量。
從效益看,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仍實現36.7%的較高增長,企業生存品質有了明顯提高。1—2月,限額以上第三產業企業實現利潤888.8億元,增長38.9%。
經濟增長求品質效益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于秀琴認為,儘管房地產結構調整、消費結構調整對“保增長”帶來挑戰,但也將解決長期積累的問題。“今後北京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相對平緩,但卻是有品質、有效益的增長,符合北京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記者 朱競若 王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