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網1月10日消息 臺灣與大部份人煙稠密的大都市一樣,都面臨垃圾堆填土地短缺的困難,臺“環保署”9日宣佈,自2013年起將斥資902.5億元新台幣,推動為期13年的“廢物填海造島方案”,料將在全臺各地堆填五個人工島,提供共逾770公頃的土地。有學者擔憂此舉將污染海洋生態,但環保部門則強調將通過環境評估會才會實行。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吳天基表示,為解決陸地掩埋場飽和的壓力,“環保署”決定傚法日本和新加坡“向海爭地”,自明年啟動為期13年的“廢物填海造島”方案。
據介紹,臺灣早在1990年已嘗試在高雄大林區推行“蒲南星”廢物填海計劃,今年又將在臺北商港物流倉儲區展開填海工程,另有還有彰濱工業區轉爐石填築計劃、臺中港轉爐石填築計劃及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等共五項填海造島工程將在明年動工,共將提供超過770公頃的土地,其中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更將成為臺灣首座海洋人工島。
“環保署長”沈世宏說,全臺現有的垃圾掩埋空間面臨飽和,加上廢棄物非法棄置問題層出不窮,“環保署”因此規劃“廢棄物填海造島方案”,並已獲得臺北市、新北市及各區港務局支援;沈表示,填海造島是將安定化、無害化的廢棄資源物做最後的再利用,不僅符合物質迴圈,也能將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
沈世宏說:臺灣每年仍然有380萬至700萬立方的不可燃物、爐渣、營運剩餘物無法回收,形成資源迴圈利用的缺口,而填海造島方案將可填補這個缺口。
但有學者擔心“垃圾填海”為影響海洋生態,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專家鄭明修指出,淺海有很多魚類,沙地下面還有螃蟹、貝類等豐富海洋生態,把大海當垃圾場,將會造成海洋生態的災難。另外,他又指出,臺灣常遭遇颱風,加上海流日夜沖刷,只要海堤一破,垃圾流出來,根本無力挽救,海洋受害的程度,遠大於所獲得土地的效益。
臺南社大理事長黃煥彰表示,填海造島的廢棄物必須沒有摻雜有毒廢棄物、廢棄物經過完整清理步驟具安定性不會溶出有毒物質、天然造島的安全性無虞,搭配完善的廢棄物稽查制度。他呼籲“環保署”要先完成這些規劃,才好“動海洋的腦筋”。
沈世宏回應時稱,所有填海造島計劃都會經過環境評估,將學者擔心的問題考慮進去,他指日本、新加坡都有很多成功案例,
他指出,其他地區有很多成功案例,透過填海造島,可達成“終極零廢棄”,符合物質迴圈永續利用的目標,且陸上根本沒有地方處理了,非法棄置問題層出不窮,海洋成為解決問題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