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使臺資高科技產業與北京的合作呈現良好前景
從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背景出發,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以其高風險、高收益的顯著特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經濟主導,全球經濟的區域化合作在規避風險、開闢共同市場方面已顯示優勢。自2001年初以來,臺灣經濟與高科技產業呈現不景氣狀態,使業者持續緊縮業務或裁員,並波及到衛星工廠及周邊服務業。而大陸經濟從全局來看,儘管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減緩,但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面對以上現實,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兩岸在科技產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趨熱絡,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正加速整合。與此同時,兩岸企業界在高技術產業領域的合作越來越多,並出現與經濟、金融和貿易合作日益緊密結合的趨勢,有力地推動著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向縱深層次發展。目前,幾乎所有臺灣的大電腦公司均到大陸設立了生產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島內企業界人士大都認為,兩岸科技產業合作是“互補大於競爭”,雙方充分的分工與合作,將加速臺灣科技產業的結構調整步伐;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深度不夠,如果能跟大陸的研發結合起來,會創造一個兩岸“雙贏”局面,而與大陸的研發結合的最佳區位,首選人才集聚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