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臺經濟科技合作前景分析與對策

時間:2011-11-07 08:55   來源:北京市臺辦

  二、首都經濟的定位有助於京臺經濟向科技合作領域深入

  北京城市發展已定位在“北京作為首都,要積極為全國的經濟建設服務,同時要大力發展適合首都特點的經濟,並對經濟發展提出更高的質的要求”,此總體規劃引導北京城市經濟建設逐步向適應首都特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北京的經濟職能體現在“兩個中心、四個服務、四個關係”上。“兩個中心”是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四個服務”是(1)為黨政軍首腦機關正常開展工作服務,(2)為日益擴大的國際交往服務,(3)為國家教育、科研和文化的發展服務,(4)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務;“四個關係”是指發展首都經濟要處理好北京與世界的關係、北京與中央的關係、北京與周邊地區的關係、北京產業結構內部的產業協調發展的關係。概括說,都市國際化、經濟服務化、區域一體化和產業輕型化戰略,特別是產業輕型化戰略明確了北京產業結構的目標和策略。

  根據這種戰略,北京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是:第一,擺脫耗能耗水的資源密集性、過分依賴冶金化工行業的重化工性和污染大環境生態差的發展模式,代之以科技、教育、服務、旅遊優勢突出、第三產業為主的輕型產業結構,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實施產業替代戰略,到2010年,逐步實現以電子、機械、汽車等產業替代冶金、化工產業,形成新老結合的支柱產業體系。第二,高新技術產業是推行和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亦即北京要在全國率先建構知識產業基地;而發展高科技產業,必須以發展高科技製造業為基礎,通過高科技製造業的發展來帶動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但研髮鬚與大生產線配合。第三,在重視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同時,還應重點發展第三產業,因為北京是超大城市,而且對全國各地有示範作用,只有發展第三產業,北京才能履行“首都經濟”的功能。

  與其他城市特別是上海市相比,北京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並存。因此,進一步發揮優勢,改進不足,抓住奧運和入世這兩個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今後北京經濟工作的重點。依託這一工作,加強京臺兩地經濟科技合作,將使“以經濟促統一”成為可能並逐步深入。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