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降速”到“誠信”“跑路”—— 流行詞背後的財經2011

時間:2011-12-07 11:05   來源:新華網

  從“蒜你狠”到“失蒜”的中國物價

  說起今年的蒜價,山東省金鄉縣的大部分蒜農都“叫苦不迭”。金鄉縣竇堂村蒜農周學勝說:“去年平均賣到8元/公斤,但今年不到2元/公斤,跌去近八成,收入明顯減少。”

  相比去年的“蒜你狠”,今年的蒜價算是到了“熊市”,眾多蒜農豐收不增收,經銷商面臨虧損。蒜不再“狠”,同樣“姜你軍”“豆你玩”“蘋什麼”這些2010年有關物價的流行詞彙也不再流行,不過高漲的物價並沒有隨農產品炒作的離場而回落,2011年中國物價的漲勢依舊令人擔憂。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1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以來新高。6月份CPI同比上漲6.4%,創3年以來的新高。7月份CPI同比上漲6.5%,食品價格仍是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不斷刷新“紀錄”的CPI背後,是直接影響普通人生活的一片“漲”聲。

  從“蒜你狠”到“失蒜”,農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對物價上漲的影響微乎其微,對農民的生計卻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穩定物價,不僅要降低物價,確保流通環節的暢通,嚴防對農產品的炒作同樣是宏觀調控必須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一起連一起的“誠信”事件

  2011年夏天,隨著渤海漏油事件、豆漿、用油、骨湯以及“漢堡暴曬”和“蛆蟲雞翅”等問題的接連爆出,以康菲公司、肯德基、麥當勞、味千拉麵等為代表的跨國企業、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遭遇了空前的誠信危機。

  在譴責洋品牌的不負責任和倨傲態度的同時,中國產品自身品質的尷尬,對外資品牌和企業監管和處罰的缺位同樣應該成為認真思考的問題。

  不過,2011年的“誠信”問題不僅出現在華的外資企業,同樣出現在北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當中。於是,另一個獨特的名詞——“空軍”,也就隨著海外對衝基金頻頻做空中國概念股而流行起來。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