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正在為中央電臺題字
王永慶與本台記者合影
中央電臺駐臺北記者盛志耘、亢霖報道:臺灣台塑關係企業創造了很多產業龍頭的傳奇故事,而台塑關係企業的創始人王永慶先生更具傳奇色彩,被人譽為“經營之神”。這些年來,王永慶在大陸的投資佈局,顯現了台塑關係企業不凡的經濟實力;這些年,王永慶對於臺灣政局敢於針砭時弊,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多有建言,顯現他在臺灣企業界的地位及影響力。
兩年前,當我駐點臺灣時,特意拜訪王永慶。近日,在兩岸關係引起世人關注之時,我們又再次拜訪王永慶。
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當我們剛剛在台塑大樓貴賓室落坐時,王永慶先生就走過來了,還是筆挺的西服,還是邁著輕盈的步伐,和兩年多前所見到的王永慶先生看不出有多大變化。寒暄一陣,談了兩年前見面情況,我們的話題就進入了引人關注的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會對臺灣經濟的發展起到什麼作用?”一見面,我們就問了大家很關心的問題。
王永慶董事長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這個事情很現實,臺灣現在有十萬多的臺商在在上海等地,臺灣沒資源,臺灣人就是中國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嘛。王永慶先生反覆強調這句話,可以看出老人內心揮之不去的情結。
接著,王永慶先生又說:現在大陸對臺灣很友善,大家都一樣,中國人就是中國人嘛。臺灣有條件、有一點經驗,到大陸,有廣大的市場,對雙方都好。臺灣到大陸做,大陸會繁榮;對臺灣是有機會,對臺灣人是最好的環境,所以,對雙方都好,這是正常的事情。今天臺灣如果沒有大陸的市場和環境,就沒法發展,因為臺灣沒資源,人工又貴,沒法和人競爭,雙方配合,臺灣人就是中國人,意義就在此!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大陸發展很快,中國人都很努力,有固有的文化。人同此心,中國人都一樣。
看著王永慶先生在說這番話的神情,就是他已認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實現“三通”,實際上是臺灣佔便宜
很多人都知道,這些年,王永慶先生佈局台塑在大陸的投資格局時,不顧年事已高,經常往返海峽兩岸。因此,當我們和他談到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以利兩岸同胞便捷進行經貿交流、旅行觀光時,王永慶先生深有感受,他說:“ 三通如果早日實現,實際上是臺灣佔便宜。比如現在我們要到大陸去,要經過香港,如果‘三通’的話,一個多小時就到上海了。現在要經過香港,在等一等,就要一天啊!本來一個半小時就能到的,要一天啊。現在這樣對大陸沒什麼影響,因為大陸到臺灣來得少,而臺灣到大陸去的,要佔90%。說到此,王永慶先生用深沉的口氣說:臺灣政府應該考慮老百姓的方便,考慮(兩岸關係)正常化。
那麼“兩岸關係能夠正常化嗎?”我們緊接著問。“會的,只是時間問題。”王永慶先生堅定地說:我剛才說了,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是切不斷的。
獨具慧眼的戰略眼光
台塑投資于福建漳州後石的華陽電廠,建有五台60萬千瓦的發電機。儘管是火力發電廠,但偌大廠區見不到一絲煤灰。凡是到過華陽電廠的人都要為他花園式的廠區、數字化的管理而讚嘆。那麼今天,我們要讚嘆的不是華陽的花園式廠區,而是王永慶先生獨具慧眼的戰略眼光。
於是,我問王永慶先生:當年投資華陽電廠的時候,大陸的供電還是很充足的,而你卻大手筆,一下就是投資五台60萬千瓦的發電機。這兩年大陸用電緊缺,你正好趕上了,不僅為大陸經濟建設作貢獻,你也可以提前收回投資成本。董事長,你很有戰略眼光啊。我由衷地又說了一遍。
王永慶先生謙虛地說:沒有啦。因為電是經濟建設的原動力,大陸要發展,肯定需要大量用電。這時王永慶摁了一下電鈴,請人拿來一本記錄臺灣發電量的小本本。
王永慶先生說:這是我上次給你看的本子,這是民國34年,也就是1945年,剛好終戰時的發電量。以前50年日本管,發電二十七萬五。國民黨接收臺灣15年,才多了40萬,總共近70萬。我現在在麥寮的發電量就有500萬。從發電量就可以看出國家的經濟,因為電源是原動力。
寥寥數語,也許就是王永慶先生被人譽為“經營之神”的過人之處。
據了解,王永慶的臺灣塑膠公司成立於1954年。正因為王永慶以及他的智囊團有獨具慧眼的戰略眼光,才會用五十年的時間從臺灣塑膠公司發展到石油、發電、鋼材、醫院、學校等跨行業、跨領域的關係企業。
為中央電臺題字
台塑成立於1954年,非常巧,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也成立於1954年,借拜訪機會,請王永慶先生題字,那是意外的收穫。當我們把這意思告訴有關部門負責人時,他說可能性不大。台塑高層人員也說:從沒見過王永慶先生給人題過字。過後又補充一句,看你們交談情況怎樣?也許會破例。
和王永慶先生的交談非常輕鬆愉快,我們談兩岸關係、談台塑50年的發展、談台塑近期的投資計劃等等,一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這時,我們向王永慶先生提出能否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成立五十週年題詞,他欣然同意。當我站在後面觀看時,老人客氣地說:別站著,坐著、坐著。“示意我坐在邊上觀看,寫完後,王永慶先生仍客氣地說:寫得不好。
“鄉音傳鄉情”五個字寄託著王永慶隊對臺廣播的期望,也是臺灣同胞對我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