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帶一盟”對接合作成績斐然

2018-08-18 09:51: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一帶一路”進行時】

  作者:王超(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研究員)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相關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的典範,“一帶一盟”旨在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包括俄羅斯、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建設相對接,助力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2015年5月,中俄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一帶一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影響著整個亞歐大陸的經濟發展與和平穩定。

  “一帶一盟”對接合作優勢明顯。一是政策溝通優勢,歐亞經濟聯盟支援“一帶一路”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聯盟各國元首積極表態,各級政府密切配合,普遍認為“一帶一路”是解決區域經濟問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偉大構想,因而政策溝通積極有效,為各領域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經濟金融優勢,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之間產業結構互補,經貿關係密切度逐年遞增,金融合作渠道日趨成熟。根據“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數據指標分析,哈薩克、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四國資金融通度均超過沿線國家的平均水準,人民幣在歐亞經濟聯盟五國的流動性較好。例如,俄羅斯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150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業務作業系統已經開始啟用;哈薩克證券交易所已經啟動人民幣和哈薩克貨幣堅戈的掛牌交易;白俄羅斯已經將銀聯繫統上線等。三是地緣優勢,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中的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而白俄羅斯則處於歐洲的地理中心。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積極建設六大經濟走廊,其中的三條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均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密切相關。四是基礎設施優勢,歐亞經濟聯盟各國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其中交通設施聯通度最高的是俄、哈、吉,通信設施聯通水準較高的是俄、哈、白、吉。以交通為例,亞歐大陸橋實現了歐洲和亞洲的海陸聯運,中歐班列行駛近年來得到不斷提升,中哈物流基地成為哈薩克通往太平洋的第一個出海口,等等。五是社會優勢,中國與聯盟各國之間民間交往密切,各類國際論壇、會議召開頻繁,孔子學院落地生根,漢語熱逐年升溫,民心相通行穩致遠。

  受益於這些積極因素,在“一帶一盟”合作框架下,近年來,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的經貿關係持續發展,勢頭良好。據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與聯盟成員貿易額達1094億美元,中國與聯盟的第一大門戶俄羅斯雙邊貿易額增長迅猛,從2015年的730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約860億美元,增長20.8%,中國連續8年成為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僅上半年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近30%,總額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俄羅斯總統顧問謝爾蓋·格拉濟耶夫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各國之間的產能合作將會成為一股新的國際經濟凝聚力,這不會局限于歐亞經濟夥伴關係間,還會拓展到全世界。

  其中,“一帶一盟”合作項目成果豐碩,尤其令外界矚目。比如,中俄方面,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第一條LNG(液化天然氣)生產線正式投產,這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北極LNG項目。中俄合資建設的華電捷寧斯卡婭燃氣蒸汽聯合迴圈供熱電站項目目前是中國在俄羅斯最大的電力能源類投資項目,俄羅斯國內認為,該項目將開啟中俄電力全面合作新局面,造福兩國人民,成為互利共贏的合作典範。中哈方面,哈薩克是“一帶一路”進入歐亞的必經之路,中哈物流顯得格外重要,連雲港中哈物流基地是哈薩克在中國投資最大的物流項目,中哈在產能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中白方面,白俄羅斯是最早、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中白工業園是中白合作的標誌性項目,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和雙方互利合作的典範”。截至目前,園區共有34家企業入駐,除中國外,還吸引了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奧地利等國企業入駐,園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經濟合作的新高地。中吉方面,比什凱克熱電廠改造項目不僅是中吉兩國務實合作的典範,更是中吉友誼的象徵。由中國公司主導的“吉爾吉斯斯坦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項目已經被中國商務部和財政部認定為國家級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

  以這些成果為基礎,“一帶一盟”對接合作前景廣闊。首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中國與聯盟成員具有高度戰略契合點的合作領域,聯盟各國正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基礎設施發展跟上步伐,意味著其基礎設施發展潛力也十分巨大,而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恰恰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過硬的技術能力。其次,金融合作穩步前行,聯盟成員儘管開放程度差異較大,但是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很高,金融市場不太穩定。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15年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都引起了聯盟成員的金融市場波動,貨幣貶值,經濟增長大幅下滑,通貨膨脹高企,失業率上升。中國穩定的金融發展模式近年來成為聯盟成員借鑒學習的榜樣。以白俄羅斯最為典型,通過中白工業園的建設,白俄羅斯引進中國金融系統,在園區嘗試性實現人民幣離岸結算,效果顯著,白俄羅斯經濟逐步得到恢復。最後,歐亞經濟聯盟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產和出口地區,其生產量大大高於消費量,這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合作機會,有利於促進互利共贏發展。此外,農業、高新技術、旅遊、物流等行業合作潛力同樣巨大。

  總而言之,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各國彼此守望相助,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一帶一盟”對接合作機制將會更加完善,“一帶一路”倡議將會在這裡開花結果,助力該地區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行區。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18日 08版)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