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於“主” 質高於“新”——新時代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調研與觀察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具有“五六七八九”特徵的民營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經改革開放40餘年的發展,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品質報記者跟隨“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品質發展”網路主題宣傳活動走訪調研團,先後走訪了浙江、貴州、重慶、湖北、江蘇等地,發現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堅持品質與創新雙輪驅動,聚焦主業、做精主業、做強主業,用品質創新助力主業實現高品質發展。
品質創新雙輪驅動高品質發展
一粒砂能有多大價值?走進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再升科技)的生產車間,從一粒砂變成一根纖維,從一根纖維變成一張紙(膜),從一張過濾紙變成一個過濾芯,從一個過濾芯組裝成一台空氣過濾器……實現了一粒砂的附加值成百上千倍的轉變。
“再升科技從一家材料製造企業,已經逐步發展為以核心材料為基石,推動‘乾淨空氣’和‘高效節能’應用發展的綜合型公司,打造‘核心材料生產﹢智慧裝備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的工業互聯平臺。”說起一粒砂變化背後的“魔法”,再升科技董事長郭茂最大的感觸就是品質創新。
而在紅外探測器晶片領域,在發達國家壟斷封鎖、核心技術被“卡脖子”之際,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德紅外)潛心研發,自籌資金20多億元,經過8年努力,研製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紅外探測器晶片,技術性能達到國際第一梯隊,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高德紅外的小型晶片大小只有指甲蓋的1/4,可以實現完整的紅外成像功能,目前已作為消費電子模組走進千家萬戶,實現紅外探測器晶片的完全國產化。而其1280×1024百萬像素級探測器晶片,更是已經成為目前業界一流的製冷機晶片。“可以很自豪地說,在紅外晶片產業上我們已經走到世界的前列。”高德紅外黨辦副主任余小小說。
“依賴技術引進和低成本勞動力發展已經行不通了,民營企業要立足比較優勢,不斷推進產品、業態、商業模式創新,穩步增強企業自身的科技創新實力,實現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國家發改委產業所高技術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張于喆分析說。
事實上,品質創新與企業規模並無直接關係,不僅正泰集團、蘇寧集團這些知名民營企業在不斷創新,一些小的企業同樣可以依靠品質創新實現高品質發展。比如創立7年的小微企業重慶南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在智慧安全帽方面的創新,實現了在細分市場的良好發展。
做精做強主業助力高品質發展
服裝、鞋帽、酒店用品、日用品、五金家紡等產品琳瑯滿目;購物、旅遊、娛樂、餐飲、住宿、電子商務以及物流服務一應俱全……走進武漢的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記者對其全產業鏈一條龍的服務印象深刻。
負責中心投資開發的,是國內領先的大型消費品專業市場及公用物業提供商和服務商——卓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爾)。“作為湖北企業的排頭兵,卓爾緊緊圍繞‘智聯天下、智造未來’的發展戰略,牢牢紮根實業,做精主業,深耕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文化旅遊、高端製造等產業,努力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營收規模每年穩速增長,體現出穩健強韌的發展勢頭。”卓爾副總裁范曉蘭說。
同樣,作為中國第一家營業執照上寫著“運載火箭及其他航太器”的民營企業,重慶零壹空間航太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智慧小型運載火箭的研製,于去年5月成功發射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今年3月,我們在兩江新區的航空航太產業園火箭廠房投入使用,在中國商業航太戰略新興產業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在這個新興領域,有機會為重慶爭得第一。”零壹空間創始人、黨委書記舒暢說。
聚焦實業、做精主業,讓更多企業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式發展,比如專注于移動網際網路安全的高科技企業武漢安天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移動智慧終端設備安全防護廠商,其反病毒產品為全球超過15億移動終端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