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觀察:用公平促進可持續發展
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幸福都是幹出來的
分配製度要發揮激勵效應,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不斷完善我國的分配製度,既激勵每個人都發揮其聰明才智,又朝著共同富裕方向不斷邁進,就能有效推動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其中,“將職務科技成果轉讓、許可給他人實施的,從該項科技成果轉讓凈收入或者許可凈收入中提取不低於百分之七十的比例”等規定,既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體現了強化知識價值、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的鮮明導向。一個地方的改革,折射出整個國家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領域的進步。
一個社會如何分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分配製度既有利於鼓勵先進,提升效率,最大限度激發活力,又有利於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使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正因此,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既強調“堅持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又堅持“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更要求“合理調節城鄉、區域、不同群體間分配關係”。這對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分配製度、激發社會活力、促進公平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幸福都是幹出來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著重強調“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步向人才紅利轉變,勞動力供過於求所導致的勞動要素價格偏低的情況已在扭轉,同時,諸如“強化工資收入支付保障制度”“提升最低工資標準”,這些制度保障都為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奠定了重要基礎,有利於人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同時,分配製度還要發揮激勵效應,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無論是各地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推行員工持股,還是企業重獎“大國工匠”,抑或是設立科創板、改革資本市場,推動科技與資本更好結合起來,都是為了強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術、管理人才,最大程度推動生產力發展。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新型經濟形態,數據對提高生產效率的乘數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最具時代特徵新生產要素的重要變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增列“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正是與時俱進完善分配製度的生動體現。
當然,如果說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就要更加注重公平。我們需要堅持共同富裕的方向不動搖。如何避免個體在收入差距、財產差距上越拉越大?如何合理調節城鄉、區域、不同群體間分配關係?這離不開“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也需要“強化稅收調節,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自去年個稅改革後,今年我國前9個月累計減稅已達4400多億元,惠及2.5億納稅人,減低稅負、增加收入、擴大消費的作用明顯。可以預期,未來將繼續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用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讓分配製度兼顧效率與公平,不僅能有力拉動內需,本身有助於用制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相信通過不斷完善我國的分配製度,既激勵每個人都發揮其聰明才智,又朝著共同富裕方向不斷邁進,就能有效推動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