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要論: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彰顯偉大中國精神

2020-04-07 09:3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核心閱讀

  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彰顯的偉大中國精神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動力,為抗擊疫情堅定必勝信心、凝聚強大合力、注入持續動力。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鬥爭中續寫了中國精神的嶄新篇章。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大力弘揚偉大中國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姿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勠力前行。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怎麼應對、應對效果如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偉大的中國精神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得到充分彰顯,也在這次疫情大戰大考中熔鑄得更為熠熠生輝。中國精神向國際社會昭示,中國必將最終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也必將信心百倍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偉大的中國精神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動力

  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既是物質力量的較量,更是精神力量的比拼。在歷史磨難中千錘百煉鑄就的中國精神,與病魔短兵相接,必然放射出穿透疫情陰霾的“高光”。在偉大中國精神的激勵下,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的前景愈加光明。

  中國精神為抗疫堅定必勝信心。信心比黃金更寶貴。在嚴峻複雜的疫情面前,唯有堅定必勝信心,才能挺起脊梁、迎難而上、贏得勝利。中華民族在發展進程中曾經遇到過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困難和風險,但總是心懷希望、不懈奮鬥,激流勇進、度盡劫難,最終戰勝千難萬險,同時也鍛造了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民族英雄氣概和自強品格。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嚇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反而激起中國人民昂揚的鬥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指揮若定,領導中國人民譜寫了感天動地、盪氣迴腸的抗疫壯歌。在中國精神的鼓舞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必勝信心,振奮起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氣神,調動起一切積極因素,匯聚起強大的抗疫正能量。

  中國精神為抗疫凝聚強大合力。精神無形,卻往往能對各方面力量產生重要影響。人同心,則力同向;力同向,則戰必勝。自古以來,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就存在著萬眾一心的特質和稟賦。那種共同的對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對國家富強的殷殷之望,熔鑄成團結奮鬥的精神紐帶,把億萬中國人民緊緊地維繫在一起,融匯成同心同向、無堅不摧的強大合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中國精神把中華兒女的心匯成最大同心圓,把中國人民的力整合最大向心力,猶如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偉力競相迸發,推動抗疫形勢不斷向上向好。

  中國精神為抗疫注入持續動力。歷史表明,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往往是一場精神耐力的比拼。具有奮鬥不息、抗爭不止的強大精神,才能成為最終的勝者和強者。“人比山高、腳比路長”的信念,詮釋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頑強奮進的堅韌品格;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話,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執著精神;“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等箴言警句,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定力。正因為有這樣的堅韌品格、執著精神和強大定力,中華民族才能創造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使民族的生命活力不斷臻于更高境界。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中華民族的這種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全國上下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不麻痹、不厭戰、不鬆勁,必將一步一步走向最後的徹底勝利。

  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精神具有鮮明時代特質

  偉大精神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鑄就,又在新的時代獲得新的精神資源、沐浴新的勝利榮光。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鬥爭中書寫著氣壯山河的不朽史詩、續寫著中國精神的嶄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武漢人民不怕犧牲、勇於擔當、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精神等,都作了全面深刻的揭示。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深刻認識中國精神在疫情防控中表現出的一些重要特質提供了基本依據。

  不怕犧牲、顧全大局。我國疫情防控鬥爭的重中之重是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中國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巨大的犧牲,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用中國速度為世界防疫爭取寶貴時間。隨著一些國家疫情日益嚴重,中國及時向有關國家提供各種幫助,共用防疫經驗。

  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疫情如火,號令如山,行動如風。黨中央一聲令下,各條戰線動如閃電、迅如風雷。許多醫務工作者聞令而動,終止春節休假,主動請戰,全國各地醫療隊源源不斷馳援湖北,醫療戰線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火速集結,奔赴抗疫一線。黨員、幹部挺身而出,一支支“黨員突擊隊”、一個個“黨員先鋒崗”挺立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一名名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哪最危急就衝向哪,哪最艱苦就堅守在哪,哪最需要就戰鬥在哪,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正因為有這麼多衝鋒陷陣的先鋒,才有力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勢頭,有效扭轉了戰局。

  主動擔當、拼搏奉獻。危急時刻顯初心本色,大事難事看使命擔當。在疫情十萬火急的關鍵時刻,擔負抗疫任務的各條戰線敢於啃最硬的骨頭、挑最重的擔子,成為不負初心、不辱使命的“勁草”“真金”,成為黨和人民最放心的力量。他們的責任擔當,是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硬核擔當,是用生命挽救生命、用生命履行使命的大義擔當。在最危險的地方,醫療隊加大收治重症患者力度,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捨生忘死救治危重患者;科技工作者盡銳出戰,產學研緊密配合,爭分奪秒推進藥物研發、抗體製備、疫苗研究、病毒溯源等工作;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各條戰線各個崗位的人們,都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高度責任意識,履職盡責,拼搏奉獻。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和文化基因。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安排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全國各省份從大局出發全力支援湖北、支援武漢,為國家分憂、為人民解難,形成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的抗疫局面。醫療戰線超強陣容的“國家隊”“地方隊”馳援荊楚,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克服重重困難高速建成並迅即投入使用,無數防控物資日夜兼程向武漢聚集,彰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和手足情誼。全國各族人民群策群力,社會各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公益組織和志願團體積極行動、竭盡所能。基層社區、家家戶戶嚴防嚴控、精誠合作,每一個社會網格都融入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大系統中,展示著團結互助的社會風尚。

  從抗疫鬥爭中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恩格斯指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種歷史的進步,既得益於在抗擊災難中積累的經驗與智慧,也得益於在抗擊災難中積聚形成的強大精神力量。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我們要在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維護好來之不易防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大力弘揚偉大中國精神,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姿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勠力前行。

  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凝聚中國精神。黨的領導是奪取疫情防控鬥爭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中國精神發揚光大的關鍵所在。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神州大地形成統一號令,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提振中國精神,展現新時代新氣象,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弘揚中國精神的特有優勢。

  堅持在偉大鬥爭中激發中國精神。“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與重大風險挑戰的鬥爭,往往能最大限度激發精神潛能,成就力挽狂瀾的奇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必然貫穿著偉大鬥爭。我們越是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面臨的阻力和壓力就越大,就越需要發揚有利於進行偉大鬥爭的中國精神。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要大力發揚中國精神特別是鬥爭精神,既敢於鬥爭,又善於鬥爭。堅持在重大鬥爭中磨礪意志品質,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於堅決鬥爭,推動“中華號”巨輪行穩致遠。

  堅持在鐵肩擔當中彰顯中國精神。精神的強大威力,從來都是在實踐擔當中發揮出來的。在疫情防控鬥爭中,正因為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英勇擔當,有無數平凡人的非凡擔當,才有了中國精神的奪目風采,才有了抗擊疫情的卓有成效。回望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民族復興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是靠一個個鐵肩膀擔起來、頂上去的。前瞻未來,要跑好民族復興接力賽中我們這一棒,同樣要以鐵肩擔當弘揚偉大中國精神。

  (執筆:劉光明 劉 銘)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7日 13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