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各領域

2020-10-14 09:4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才能鞏固經濟發展穩定轉好態勢,實現化危為機、行穩致遠,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升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準,對於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

  深刻認識堅持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不失時機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28.2%,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從生存型向發展型進而向享受型轉變;貧困人口數量減少到551萬人,並將在今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引領,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破解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跟著也就好定了。”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涉及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統籌解決發展動力、發展不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內外聯動、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既具有很強的問題導向和現實針對性,又具有很強的理論創新性和戰略引領性。堅持新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有利於進一步發揮利用好我國發展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新發展理念傳承黨的發展理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展的內外環境、經濟增長的優勢和潛力等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適應這種變化,把良好發展勢頭保持下去,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不斷優化體制和政策環境,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補齊發展短板。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釋放增長潛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為今後更長時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新發展理念對於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世界經濟深度衰退。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同時面臨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加上疫情衝擊,我國經濟運作面臨較大壓力。只有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才能鞏固經濟發展穩定轉好態勢,實現化危為機、行穩致遠,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處理好三個重要關係

  堅持新發展理念,要落實到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實際行動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工作決不能放鬆,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加大力度。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堅持新發展理念,需要處理好三個方面重要關係。

  穩和進的關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從中長期看,必須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實現發展規模、速度、品質、結構、效益、安全相統一,在高品質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從當前來看,則需要把“穩”和“保”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別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國際疫情依然嚴峻、國內疫情反彈壓力仍然存在的形勢下,必須首先確保疫情不反彈。在此基礎上,努力把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普惠金融等各項促進經濟恢復的政策落到實處。不論是做好“六穩”工作還是落實“六保”任務,都要以新發展理念為遵循,把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化危為機,贏得未來。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的關係。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當前特別要抓住疫情催生的新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機遇,培育壯大增長新動能,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準。同時,我國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必須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釋放我國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暢通國民經濟迴圈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的關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我們不僅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而且具有產業體系完整和內需規模巨大的發展條件優勢,以及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經濟發展率先恢復的經濟社會治理優勢。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發展中的短板和弱項,比如,總體科技實力還不強、一些關鍵環節還受制於人;營商環境近年來雖有較大改善,但還需進一步優化;在社會治理、風險防控、民生保障等領域也存在不少短板,有待進一步補齊。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加快補齊這些短板,不僅是改善民生的客觀需要,而且是釋放增長潛力、促進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能夠保證我國下一步的發展基礎更加牢固、步伐更加穩健。

  加快形成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體制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必鬚髮揮改革的推動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是有機統一的。今年5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對新形勢下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全面部署,提出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不斷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這將加快促進形成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體制機制。

  全面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促進創新發展。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形成機制和組織實施機制,健全鼓勵支援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政策體系,改進科技評價體系。抓住全球人才流動新機遇,構建更加開放的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機制。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協調發展。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推進實施機制,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堅決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促進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並軌,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促進綠色發展。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落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實行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推動綠色生產和消費,倒逼技術水準低、產品附加值低、污染能耗高的企業轉型,完善綠色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逐步改善生態環境,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開放發展。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吸收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濟制度經驗和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以高水準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

  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進共用發展。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多措並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社會救助資源統籌,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機制,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作者分別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4日 09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