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脫貧攻堅精神:“人民至上”執政理念下的中國奇跡

2021-08-08 08:3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初心印記|脫貧攻堅精神:“人民至上”執政理念下的中國奇跡

  百年以來,從偉大鬥爭中提煉偉大精神並引領新的偉大鬥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這場史無前例、舉世矚目的脫貧攻堅偉大鬥爭,不僅取得了近1億人脫貧的偉大物質成就,也鑄就了激勵14億人繼續乘風破浪前進的偉大精神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總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這一精神激勵了黨和人民創造劃時代的偉大成就,鑄就“人民至上”執政理念下的中國奇跡。

  一、上下同心、盡銳出戰創造動員奇跡

  當歷史的時針撥到21世紀第一個10年時,離中國共產黨鄭重承諾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還有10餘年,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面臨超大規模貧困,要在超短時間減貧壓力巨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拓創新,行超常規之策、走超常規之路,全面動員、全力攻堅。

  船重千鈞,掌舵一人,人民領袖率先垂范。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歷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傾注精力最多的是扶貧工作,心中牽掛最深的是困難群眾,考察調研最多的是貧困地區,充分彰顯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從2012年到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出征帶領“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先後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深化了對減貧規律的認識,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和深刻啟示。

  一方貧困,八方幫扶,黨政軍民學全面參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也不是社會主義。”貧困不單是貧困地區和群眾的事,也是黨和人民共同的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廣泛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舉國同心,合力攻堅,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東部9個省、14個市結對幫扶中西部14個省區市;307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592個貧困縣,軍隊定點幫扶4100個貧困村;12.3萬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幫扶7.28萬個貧困村。中國上下舉國同心,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勠力同向,合力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聞令而動、竭力而行,廣大扶貧幹部衝鋒在前。在“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下,各級各類各地幫扶單位都積極選強配優扶貧幹部,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熱愛扶貧工作的優秀幹部選派到脫貧攻堅第一線。自2013年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以來,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每年保持近100萬人在崗開展駐村幫扶,同近200萬名鄉鎮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扶貧幹部是脫貧攻堅的“生力軍”,與當地幹部一起匯聚起戰勝貧困的磅薄力量。“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涌現出李保國、張桂梅、黃文秀、黃詩燕等一大批傑出扶貧幹部代表,還有1800多名基層扶貧幹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二、精準務實、開拓創新創造攻堅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縱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幾億人脫貧。”在精準務實、開拓創新的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較短時間內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速度奇跡、規模奇跡和成效奇跡,生動有力地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共同富裕。

  年均減貧1000萬人的速度奇跡。據統計,1990年中國的每人平均收入排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後,落後的幅度是30%。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年為顆粒度考察中國減貧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速度,2012年黨的十八大時識別貧困人口低於10%,中國開啟了“最艱難階段”攻堅;2017年黨的十九大時識別貧困人口低於3%,中國把脫貧攻堅納入三大攻堅戰;2020年識別貧困人口低於1%時,世界銀行警告全球貧困人口將因疫情逆勢增加1.5億,多國減貧成果將遭重挫,中國則立足國情,把握減貧規律,召開史上規模最大扶貧會議,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做好“加試題”、打好收官戰,啃下了最後的硬骨頭。最終中國連續8年創造了年均減貧1000萬人的速度奇跡,要知道全世界大約只有90個國家人口超過1000萬,而中國每年減貧人數超過世界一半以上國家的人口數,不可謂不是速度奇跡。

  近1億人脫貧的規模奇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8年攻堅,實現了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整族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9899萬人,如果參與世界各國人口排名,可以排進前20,超過英國、法國、德國的人口。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我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按照世界銀行界定的國際貧困標準,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2020年在突遭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我國還是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在世界上只有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做到,充分彰顯了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脫真貧真脫貧的成效奇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以精準務實的精神,用科學的“兩不愁三保障”這種“多維貧困指標”精準識貧,借助資訊化加持的建檔立卡鎖定真貧,動態管理、定期調度,建立起世界最大規模扶貧資訊系統精準把控真貧;實行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實行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五個一批”,用足繡花功夫、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打出了一套精準脫貧組合拳,真正實現了拔窮根、摘貧帽。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貧困地區發展步伐顯著加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社會事業長足進步,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切實兌現了我們黨對人民“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人都不能少”的鄭重承諾。

  三、攻堅克難、不負人民創造收官奇跡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一套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基本標準,即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諾兌現得如何,成效高低、成色好壞要由人民群眾說了算。

  真金白銀投入幫扶資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脫貧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決貧困群眾基本民生需求。我們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寧肯少上幾個大項目,也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資金投入。”黨的十八大以來至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央、省、市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近1.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601億元。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土地增減挂指標跨省域調劑和省域內流轉資金4400多億元,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7100多億元,扶貧再貸款累計發放6688億元,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發放9.2萬億元,東部9省市共向扶貧協作地區投入財政援助和社會幫扶資金1005億多元,東部地區企業赴扶貧協作地區累計投資1萬多億元等,這為貧困地區和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真抓實幹開展考核評估。如何科學、精準地退出,關係脫貧攻堅的進度、成效以及貧困治理的品質和成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考核評估,強調“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而且要較真、叫板”。能否科學考評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關係著貧困治理的品質和成色。在貧困退出過程中,中國逐漸探索建立一整套考核評估制度。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指導開展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採取省際交叉考核、第三方評估、扶貧資金績效評價、媒體暗訪等方式,結合平時工作情況確定考核結果,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對問題突出的進行約談,較真碰硬樹立脫貧實效導向。每年委託第三方對摘帽縣和脫貧人口進行專項抽查評估,確保退出結果真實。對摘帽縣保持幫扶政策不變,留出緩衝期,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穩定脫貧。

  真心實意進行後續幫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誌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同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隨著“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我們黨及時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易返貧致貧人口不斷加強監測,對脫貧地區產業進行長期培育和支援,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持續搞好後續扶持,對脫貧縣堅持扶開工送一程,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同時,堅持和完善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等制度,並根據形勢和任務變化進行完善。並不斷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所有這一切目的就是真正讓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深刻印證了“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價值追求。

  (作者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 孫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