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求是》雜誌編輯部
“法者,治之端也。”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支撐;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定位法治、佈局法治、厲行法治,圍繞為什麼要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全面依法治國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全面探索、開拓、創新、總結,形成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我國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越來越完善。
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如何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怎樣進一步提高全面依法治國能力和水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思考和謀劃的重大問題。2021年12月6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進行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總書記主持學習併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顯著成就,深刻分析我國法治體系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
第一,堅持法治體系建設正確方向;
第二,加快重點領域立法;
第三,深化法治領域改革;
第四,運用法治手段開展國際鬥爭;
第五,加強法治理論研究和宣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進,對全面依法治國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這篇重要講話,並同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在新時代新征程不斷書寫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
“法度者,正之至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這是我們黨總結長期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偉大實踐得出的重要結論。
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回顧了黨在不同時期特別是新時代推進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重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有力推進,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規劃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新任務,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
——2018年1月,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專題研究憲法修改問題,提出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國家根本法實現了與時俱進、完善發展;8月,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
——2020年11月,黨中央第一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用“十一個堅持”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要義作出精闢概括。
——2021年10月,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召開,對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重大部署。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下,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對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作出了全面總結。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從法治體系建設的角度作出深刻闡述,指出,“我們抓住法治體系建設這個總抓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統籌推進法律規範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成就,但我國法治體系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指出了5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法律規範體系不夠完備,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相關法律制度存在薄弱點和空白區”;二是“法治實施體系不夠高效,執法司法職權運作機制不夠科學”;三是“法治監督體系不夠嚴密,各方面監督沒有真正形成合力”;四是“法治保障體系不夠有力,法治專門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五是“涉外法治短板比較明顯”。總書記強調,“這些問題必須抓緊研究解決”,並從國際國內形勢任務和事業發展需要出發,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作出戰略部署。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國基本國情、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麼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定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處理好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等一系列重大關係,至關重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系列重大關係作出深刻闡釋:“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要發揮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互補性作用,確保黨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從嚴治黨。”在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正確處理這一系列重大關係,要求全黨“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等重大問題上做到頭腦特別清晰、立場特別堅定”。黨的領導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體系建設全過程”。
“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不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走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這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廣泛共識。實踐充分證明,我國法治體系符合國情和實際,具有顯著優越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發了這個道理:“我們要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是紮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的法治體系,不能被西方錯誤思潮所誤導。”
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領域專門立法。
依法治國,立法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緊跟改革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期盼,重點領域立法進程加快,法律制度不斷健全。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現行有傚法律291件,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完善,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立法工作也永無止境。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堅持好、完善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有效的制度前提下,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點,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等立法,把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制化。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著重強調了3個方面:一是努力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加強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等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數字經濟、網際網路金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領域立法步伐。二是發揮依規治黨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相輔相成的格局。三是聚焦人民群眾急盼,加強民生領域立法。總書記特別點到兩類突出問題:一類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網路詐騙、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飯圈”亂象、“陰陽合同”等娛樂圈突出問題。總書記嚴肅指出,“要從完善法律入手進行規制,補齊監管漏洞和短板,決不能放任不管”。另一類是資本無序擴張問題,一些平臺經濟、數字經濟野蠻生長、缺乏監管。總書記要求“加快推進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修訂工作,加快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國,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立法品質這個關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我國是單一制國家,維護國家法治統一是嚴肅的政治問題。總書記強調,“各級立法機構和工作部門要遵循立法程式、嚴守立法許可權,切實避免越權立法、重復立法、盲目立法,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影響”。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推進法治體系建設,重點和難點在於通過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律正確實施,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習近平總書記重點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二是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都要旗幟鮮明支援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絕不容許利用職權干預司法、插手案件。
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解決法治領域的突出問題,根本途徑在於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法治領域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總臺賬,一體部署、一體落實、一體督辦,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頂層設計指導下,先後推出《關於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對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推動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向深水區邁進。
民事訴訟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群眾訴訟更便捷;刑事訴訟堅持以審判為中心,最大限度防範冤假錯案;跨域立案全面鋪開,異地訴訟不再難;變審查立案為登記立案,徹底解決人民群眾“立案難”;著眼破解訴訟難,提供多樣化糾紛解決方案;著眼群眾關心關切,推進檢察公益訴訟;著眼人權司法保障,推進刑事辯護全覆蓋……人民群眾從身邊不斷發生的變化,清晰聆聽到法治進步的鏗鏘足音,切實感受到了法治的正義與溫度。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不斷提出更高需求,司法體制改革永遠在路上。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當前,法治領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原因在於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個目標”,總書記著重從5個方面對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提出要求。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健全執法權、監察權、司法權運作機制,加強權力制約和監督。
——加快構建系統完備、規範高效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加強對立法權、執法權、監察權、司法權的監督,健全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進行。
——完善法治人才培養體系,加快發展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隊伍,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
——深化執法司法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法治專門隊伍管理教育和培養。
——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繼續依法打擊執法司法領域腐敗行為,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
法治領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明確要求:“必須把握原則、堅守底線,決不能把改革變成‘對標’西方法治體系、‘追捧’西方法治實踐。”
加強涉外法治工作
法治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我國不斷發展壯大,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以負責任大國參與國際事務,必須善於運用法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始終堅持以開放、協商、合作、共贏的理念,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積極參與國際投資和貿易體制改革,運用法治手段開展國際鬥爭,有力維護了國家和人民利益。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為有效應對挑戰、防範風險,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佈局,更好運用法治手段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著重從3個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加強涉外領域立法,進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長臂管轄”法律法規,推動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二是把拓展執法司法合作納入雙邊多邊關係建設的重要議題,延伸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安全鏈;三是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建設。
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法治思想
2021年10月,由中央宣傳部、中國法學會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出版發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2021年11月,由中央宣傳部、中央依法治國辦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出版發行,為廣大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重要權威輔助讀物。
2021年,司法部組織開展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專項答題活動,參與答題總數達1.6億人次。
……
新征程上,譜寫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關鍵在於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一項長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從6個方面對加強法治理論研究和宣傳提出要求:
——加強對我國法治的原創性概念、判斷、範疇、理論的研究,加強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落實到各法學學科的教材編寫和教學工作中,推動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強烈家國情懷、紮實法學根底的法治人才;
——加強對律師隊伍的政治引領,教育引導廣大律師自覺遵守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等從業基本要求,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
——把推進全民守法作為基礎工程,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
——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總結我國法治體系建設和法治實踐的經驗,闡發我國優秀傳統法治文化,講好中國法治故事,提升我國法治體系和法治理論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黨委(黨組)、中央依法治國辦、各條戰線各個部門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務、重點工作,加強組織領導,主動擔當作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齊抓共管、壓實責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法治化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