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牢固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022-03-18 15:2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推進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理念、目的、動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高品質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深刻認識和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新征程上不斷創造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正確發展觀、現代化觀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集中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質,彰顯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和價值追求。在發展目標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在發展力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薄之力”。在發展成果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始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黨一經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治國理念源遠流長。與傳統民本思想不同的是,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立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這一基礎上,我們黨“打江山”為的是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守江山”為的是更好地為民執政、建設好鞏固好人民政權,為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最大底氣。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始終重視啟發群眾、放手發動群眾,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始終站穩人民立場,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破除一切束縛先進生產力和群眾創造力的制度障礙,發揮群眾首創精神,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百年奮鬥歷程證明,人民是我們黨打江山、守江山的目的所在、勝利之本,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深刻認識和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豐富內涵

  以人民為中心深刻詮釋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體力量和根本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看任何問題、作任何決策、抓任何工作,首先都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謀劃工作時人民利益是邏輯起點,要始終以百姓心為心,群眾歡迎、咧嘴笑的事,再難也要幹到底;群眾不高興、撇嘴的事,堅決不幹。從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到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從團結全民族抗戰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到帶領廣大人民建立新中國,從“一化三改”到改革開放,從全面小康到促進共同富裕,從提出“四個現代化”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黨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自覺站在人民立場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用好群眾路線這一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黨堅持走群眾路線,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無窮智慧和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相信群眾、尊重群眾,真心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用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善於把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轉化為黨的方針政策,再到群眾中宣傳執行,在群眾的實踐中進行檢驗,在這一過程中深化認識、改進工作;錘鍊“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的優良作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不斷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援。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用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主體的全民性決定了發展成果必須全民共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內容的全面性決定了發展成果必須全面共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的階段性決定了發展成果必須漸進共用。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不盡相同,現實國情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要經歷一個長期過程,共用發展也需要經歷一個水準不斷提高的過程。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必須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來思考設計共用政策,既不裹足不前,也不好高騖遠,把握好節奏、久久為功,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生活的新變化。

  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和實踐要求,體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

  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十幾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必須堅持高品質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紮實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善於在變化變局中看到機遇,科學把握我國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深刻內涵,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更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用好機遇中創造新的更大機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二是把創新驅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努力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三是持續優化良好市場環境,堅持公平公正,促進良性競爭,著力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充分調動人的創新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提升國家總體安全水準,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確保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維護和發展。

  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同時同步同等富裕,對其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要有充分估計。在推進過程中,必須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咬定目標,久久為功。目前,我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還比較低,必須繼續做大蛋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這需要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聚焦縮小地區差距,深入落實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斷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聚焦縮小城鄉差距,堅持“四化”同步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聚焦縮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製度,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通過十幾億人共同努力,一起邁入現代化。

  更加注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征程上,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涵養更為充沛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守好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著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現代化建設堅持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必須深刻把握世界發展進步規律,強化全球思維、國際視野,敞開大門歡迎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深入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提升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本領,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我們要堅持不懈推動完善全球治理,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建設性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規則制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作者為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8日 09 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