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更有力舉措加快發展鄉村產業

2022-05-18 14:1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張紅宇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並作出重要部署。新的征程上,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需要以更有力的舉措加快發展鄉村產業。要全面認識鄉村產業的鮮明特徵與豐富內涵,深刻理解發展鄉村產業的重大意義,大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產業。

  鄉村產業的特徵與內涵

  縱觀全球農業發展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不斷提升,世界各國農業產值所佔份額都表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但從總體上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非但沒有弱化,反而被賦予更多的功能。這種多重功能是指現代農業除了具有生產食物等農產品這一主要和傳統的經濟功能外,同時還具有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的非經濟功能。這種非經濟功能的區域空間載體極大地拓展了農業產業邊界,並生成了鄉村產業的概念。從中國的國情和農情看,鄉村產業具有鮮明特徵。

  階段性。鄉村產業發展由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決定,是農業單一生產功能向鄉村多元價值拓展的結果。在我國實踐中,從傳統農林牧漁的發展,到鄉鎮企業大發展,再到農業觀光休閒產業以及“網際網路+”等多種新產業、新業態大量出現,鄉村產業的產品供給、文化傳承、生態維護等經濟和非經濟功能凸顯,鄉村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非常明顯。

  多元性。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複雜,氣候、物種、資源等具有鮮明的多樣性。基於不同資源稟賦衍生出差異化的區域發展模式。有的區域主要集中于農產品產出,有的區域則注重生態環境維護;有的產業需要規模化生產,有的產業則更強調集約化經營。區域、產業、業態等的不同,凸顯了鄉村產業的多元性特徵。

  功能性。在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鄉村產業的功能存在差異並不斷調整。早期的鄉村產業主要具有為工業化提供要素積累等功能。而現階段,不僅更強調產品產出功能,而且還要求不斷拓展文化傳承以及生態維護等非生產功能。

  融合性。鄉村產業發展與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密切相關、互融共生。鄉村產業發展是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的前提,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是鄉村產業發展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具有互動耦合的內在聯繫。發展鄉村產業,不僅要促進城鄉產業分工協作,合理規劃城鄉發展空間,更要著眼城鄉土地、資金、技術、資訊、人才融合互動,調整工農、城鄉關係,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總的來看,以促進產業發展、保障農產品充分供給、實現農民充分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傳承農耕文明、維護鄉村生態環境為價值取向,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產業的深刻內涵,也是發展鄉村產業的基本著力點和方向。

  發展鄉村產業意義重大

  發展鄉村產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是實現穩中求進的需要。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國內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城鄉居民消費持續升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需平衡壓力增加。發展鄉村產業,有利於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需求,促進農民在鄉村充分就業,增加農民收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住農業基本盤,對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至關重要。

  是實現農業高品質發展的需要。高品質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發展鄉村產業要服務於農業產業安全,保障農產品充分供給。同時,應謀劃鄉村產業佈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與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變化相協調,與我國全面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鄉村產業的發展,為拓展農業多元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提供了機遇,既能滿足城鄉居民獲得充分而多元的農產品的需要,又可以對農業資源環境、生態安全和文化生活產生積極影響,還有利於為提升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尋求突破口。

  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需要。鄉村產業既涉及農林牧漁等產業,又涵蓋鄉村旅遊、休閒康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既可增進鄉村發展的效益,也可實現富民增收。特別是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穩就業、促增收需要把發展鄉村產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需要。產業可持續發展是防止返貧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前提。只有大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脫貧地區的農民才能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保障。因地制宜多元化培育、發展鄉村產業,讓脫貧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有利於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可持續,夯實區域平衡發展的基礎。

  是體現鄉村價值的需要。鄉村產業發展有利於促進生態振興和文化振興,發揮鄉村的文化傳承和生態維護兩大功能。從農事節氣到村莊佈局,無不體現中國獨特的文化元素,可通過發展鄉村休閒產業等多種方式,傳承發展農耕文明,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能夠實現保護與開發並舉、生產與生態並重,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

  總之,鄉村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強化鄉村產品供給功能,調整農業要素貢獻功能,增強產業對農民的收入貢獻,凸顯鄉村對傳統農耕文化和生態環境的保障功能,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抓住重點發展鄉村產業

  鄉村產業內涵豐富,其發展的基本方向是,依託各地多元的鄉村資源稟賦,適應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要求,形成產業門類合理佈局、資源要素有效集聚、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內生動力充分釋放、綜合效益明顯提高的產業體系,與城市產業優勢互補、協調共生、成果共用。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重心來看,鄉村產業發展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作為。

  突出產業穩產保供功能。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支撐。發展鄉村產業要穩住農業基本盤,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一是堅決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挖掘耕地增產潛力。二是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三是加快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四是合理配置山水林田湖草沙資源,保障糧棉油糖肉菜果生產,以多元供給滿足多元需求。

  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依託農林牧漁產業發展基礎,聚焦有鄉村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能體現鄉村價值、可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的成長性產業,有所作為。一方面,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讓更多農民分享農產品增值收益。通過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展產業發展方向,擴大鄉村創業就業容量。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在縣域範圍內,發展農資供應、技術整合、倉儲物流、農產品行銷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培育“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推動形成地域特點鮮明、業態類型豐富、產業關聯性強、就業容量大、增收效果好、比較優勢明顯的縣域支柱產業,通過發展鄉村產業來富民、富縣、富區域。

  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一是改善農村商流物流條件,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佈局,解決農村消費“最後一公里”問題,推動農村消費升級換代。二是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建設農村數字化流通網路,培訓農村數字化人才,推動電子商務進鄉村。三是推進農產品存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促進“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間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係。四是重視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重視實體市場建設,在設施用地、信貸支援、安全監管諸方面給予支援,形成產銷銜接、運作順暢、各有特色、保障有力的大市場格局。

  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創業。一方面,引導農村勞動力持續外出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城鎮就業容量,推動形成平等競爭、規範有序、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另一方面,通過鄉村產業發展,積極拓展鄉村就業空間。實現城鄉產業合理佈局、優勢互補、資源共用,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特色鄉鎮和農村服務業,為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創造空間。深入實施返鄉創業能力提升行動、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傳承發展農耕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扎紮實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使鄉村成為令人嚮往的美麗家園。

  切實保障鄉村產業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發展鄉村產業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支撐、深化改革。

  一是要提高認識。發展鄉村產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堅實基礎。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促進鄉村發展的重要性,把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規劃、目標設置和預期要求中,統籌鄉村產業發展、生產佈局、基地建設、項目安排,構建生產、加工、流通、市場健全的網路格局;始終把產業發展置於鄉村多重功能和價值實現的基礎地位,創新發展思路和模式,提高發展品質,使鄉村產業發展與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目標有機結合、協調一致;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努力形成城鄉產業分工有序、融合發展格局,築牢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基礎。

  二是要強化支撐。鄉村產業發展需要全社會高度關注。一方面,要強化政府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領域的責任,發揮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用地保障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通過政策引導,激勵支援工商資本積極參與到鄉村產業發展中來,發揮工商資本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要深化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激活資源要素,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並盤活用好農村閒置宅基地。在經營制度方面,要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並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普通農戶在參與鄉村產業發展過程中共用成果。在農村產權制度方面,要注重盤活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拓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作者係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