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文旅發展新契機
作者:宋瑞(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作為以人的移動性消費為依託的旅遊業,所受衝擊更為直接和顯著。疫情反覆,給旅遊業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帶來了諸多變化和挑戰。從供給端來看,經過疫情兩年多時間的洗禮,相關企業和從業者正面臨重重困境,也在不斷嘗試突圍。一方面,很多旅遊企業處於需求中斷、業務停頓、資金困難、經營虧損、人員流失的境況。市場主體、投資者和從業者對行業發展前景的判斷也不容樂觀。另一方面,不少旅遊企業通過下沉市場、業務轉型、創新服務、直播帶貨、跨界融合、數字化等方式嘗試尋找新的發展契機。從需求端來看,疫情反覆導致居民就業不穩、收入基礎不牢。在此背景下,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消費信心、旅行方式和旅遊偏好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旅遊消費預期受到影響;長距離旅行受限後,短距離的本地遊、周邊遊更為普遍,以露營等為代表的微旅遊、微度假成為趨勢;人們出遊時風險意識普遍提高,對應急措施、退費政策等要求更高。
疫情中旅遊業所經歷的錘鍊與突圍,也將在一定程度上經由“需求變遷—供給調整—政策保障”三者的互動而重塑這個行業。
從需求變遷來看,疫情暴發以來,人們的出遊目的、出行方式、旅行距離和旅遊習慣都已發生顯著變化。在出遊目的上,開闊的自然環境可避免人群聚集,居家隔離後人們對自然環境也更為嚮往,因此親近自然、感受山水成為出遊的首選。在出遊方式上,家庭遊、小團遊、定制遊更受青睞,疫情前便逐年萎縮的團隊遊愈受冷落。在出遊距離上,長距離旅行受到限制,而短距離的本地遊、周邊遊、微旅遊、微度假成為趨勢,不能去遠方看世界的人們開始努力發現身邊的美好。在出遊決策上,之前多數人旅行都會提前做好計劃和預訂,而受疫情反覆的影響,更傾向於臨時決定,旅行時間、地點和項目的選擇更具彈性和可變性。在旅行關注點上,人們的旅遊風險意識普遍提高,對目的地和旅遊設施的衛生防疫狀況、應急措施、退費政策、旅遊保險、客流預警與疏導措施等更為關注。
從供給調整來看,為了適應並引導旅遊需求的上述變化,旅遊業的產品結構、產業鏈條、供給模式、業態組合、投資結構、服務方式等都存在較大的創新空間。對於不同類型和地區的旅遊企業而言,面臨著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從重資產模式轉向輕資產模式的選擇,需要思考如何開發各種低密度、高品質的產品並通過新媒體進行行銷,需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滿足“Z世代”人群的旅遊需求,需要研究如何與目的地攜手共同保障遊客全行程和全鏈條的安全性,需要不斷發現旅行新需求、培育休閒新市場,用專業的服務吸引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可以預見,在一定時期內,疫情防控仍是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背景。今年年初發佈的《“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提及“疫情”二字多達33處,要求旅遊業各環節、各領域都要滿足疫情防控要求。因此,旅遊企業和目的地還需要加快發展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徵的智慧旅遊,加快推進線上預約、分時段預約、電子門票、流量監測監控、非接觸式服務、智慧導覽、車牌識別、自助繳費等的應用。
從政策保障來看,面對疫情的衝擊和旅遊業的困境,各級政府部門已經推出了各種紓困政策,從資金支援、金融信貸、稅費減免、社會保障、穩崗就業等方面對相關行業企業給予扶持,並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對“跨省遊”熔斷機制等不斷進行調整。
未來,還需要根據疫情的走勢及其所形成的長期性、綜合性影響,做好引導預期、刺激需求、優化供給、完善環境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例如,要科學研判國際旅遊市場開放的趨勢,根據我國疫情防控需要做好相關政策儲備;要在現有行業扶持政策基礎上,對其實際效果進行科學評估,並根據不同細分行業、不同類型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在可能的情況下,實現“一業一策”;要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穩崗就業問題,為旅遊業發展留下最為寶貴的人力資源;要關注旅遊領域的投資問題,避免或防範旅遊在建待建項目爛尾;要科學引導旅遊行業的投資並購重組,維護好產業生態體系並實現產業鏈協同;要完善文化和旅遊統計體系,充分利用疫情契機,改革和完善現有的統計體系並利用大數據應用和數據挖掘技術完善旅遊統計方法;要關注疫情對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影響,在做好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加強需求側管理;要挖掘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居民的旅遊消費增長潛力,具備條件的地區可實施農村居民旅遊消費倍增計劃,採取消費信貸、補貼、獎勵等方式鼓勵農村居民出遊;要優化旅遊消費環境,完善旅遊公共服務,引導行業打通旅遊消費環節的堵點。
儘管目前疫情仍對旅遊業形成較大制約,但就其未來發展來看,國家政策支援、經濟穩定發展、產業規劃落地、科技廣泛應用、消費結構升級等諸多有利因素共同構築起旅遊業的美好前景。我們期待也堅信,持續四十多年高速增長的旅遊業,走過這段風雨之路,從形式到內涵,從樣態到邏輯,都將得以重塑,並踏上高品質發展的道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