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渠道做好新就業群體服務工作

2022-06-27 09:5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趙忠(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經濟模式和生產要素組織形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物流、外賣、網約車、網路銷售等新業態發展迅速。新就業形態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員,成為新增就業的重要來源,發揮著就業“蓄水池”和“穩定器”的重要作用。同時,日漸龐大的新就業群體越來越體現出參與基層治理的潛力,不論是社區治理、政策宣傳,還是志願服務、疫情防控,都離不開他們的身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高度關注新業態發展,堅持網上網下結合,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多渠道多舉措促進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實踐中,要隨勢而為、補齊短板,讓更多基本公共服務惠及新就業群體,切實保護新就業群體的勞動權益,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服務托底工作,提高新就業形態社會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

  夯實制度基礎、健全和完善新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就業模式平臺化、靈活化、勞動關係不明確是新就業群體的重要特點,這對我國以勞動關係為中心構建的勞動群體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重大挑戰。當前,要順應新業態和新就業形態的發展,讓社會保障惠及更多勞動群體。在試點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制度、擴大工傷保險覆蓋範圍;改革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使之與技術進步導致的勞動力要素組織形式平臺化、分散化、虛擬化的特點相適應,使基本養老保險等制度對新就業群體更加友好;提高失業、醫療保險對新就業群體的適用性。

  完善勞動保護規定、充分發揮工會作用,保護新就業群體的勞動權益。數據顯示,新就業群體越來越成為靈活就業群體的主要來源,勞動關係不明確、勞動保護規定不完善、勞動保護執法困難等靈活就業群體的勞動保護難點同樣體現在新就業群體中。一方面,要推動新就業群體中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確認勞動關係,納入正規就業的範疇;另一方面,探索針對不能納入正規就業群體者的勞動保護措施,在新業態企業中建立工會組織,吸納新就業群體成為工會會員,把對新就業群體的勞動保護作為當地工會組織的重要工作內容。

  發揮社區功能,對新就業群體做好精準服務。由於新就業群體就業平臺化、分散化,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工作地點不太固定,其後勤保障、工作場所、員工參與等等都與傳統就業群體有很大不同。新就業群體日常的勞動空間不再是工廠或寫字樓,而是各個社區。外賣人員的就餐服務、對新就業人員開放社區公共設施……都是社區應該大力發揮作用的地方。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形成新業態企業和新就業群體雙贏的局面。在新業態發展初期,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狀況給勞動法律制度帶來挑戰,而法律制度調整需要一定時間。技術進步是新業態出現和發展的推動力,在利用技術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必須貫徹技術向善的理念,堅持企業社會責任,防止利用演算法等技術手段損害新就業群體勞動權益、為規避法律責任和成本不與從業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社保繳存比例低等情況。新就業群體是新業態的基石,只有形成企業與勞動者方雙贏的局面,才有利於新業態整體健康發展。

  構建培訓共用平臺,拓展新就業群體職業發展空間。今天的社會,正處在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轉換的關鍵期。隨著技術進步速度加快,勞動者在學校積累的人力資本折舊速度也越來越快。在職培訓和終身學習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更新知識體系、提升勞動技能、推動職業生涯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政府、社會和培訓行業等應群策群力,通過共用和社會化來豐富新就業群體的培訓形式,幫助他們在行業內長期發展。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