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學把握“十個明確”的重大意義和實踐偉力

2022-07-18 10:5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作者:李 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深入闡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原創性思想、發生的變革性實踐、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和標誌性成果。十年來,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結果。

  “十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是對新時代的實踐總結也是理論概括

  要從黨的百年奮鬥歷史出發,深入認識、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新時代在發展中繼承,又在繼承中發展和創造。沒有革命的開天闢地就沒有後來的改天換地、翻天覆地;同樣我們鞏固革命、建設、改革的成果,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從發展規律意義上理解,思想是積累的過程也是創新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新形態,是實踐的,也是理論的,是百年曆史發展邏輯之必然。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同志對關係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決議》提出的“十個明確”,是對新時代的實踐總結也是理論概括,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

  第一個明確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其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最大優勢,是其他方面優勢得以存在和發揮作用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于這個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優勢。”這些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關係,標誌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第二個明確是“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總目標和總步驟的提出,不僅集中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係,還闡明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闡明瞭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邏輯。

  第三個明確是“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基於對我國社會所處歷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的準確認識和把握,使我們更加認識到什麼是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如何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是為了什麼。“人民”二字,重若千鈞,其強調的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信念和價值取向,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著力點,進一步豐富了解決當代中國發展主要問題的實踐要求。

  第四個明確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佈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是總的戰略設計路線圖,也是整體部署的任務書。《決議》對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任務和目標要求的概括,表明瞭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深刻認識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必須堅持系統思維,深入把握蘊含其中的整體性、協同性、動態性要求,全方位推動各項建設實現高品質發展。

  第五到第十個明確,是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第五到第八個明確,分別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這四個明確也是四個方面的目標要求,其中前三個目標要求是在制度層面,後一個是在實踐層面。第九個明確即“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指出了我國外交在國際大局中的方向和定位,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背景下,尤為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與歷史使命。(下轉第二版)

  第十個明確即“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這一明確,與第一個明確首尾呼應、相得益彰,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體系的完備性和貫通性。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戰略方針,貫穿各項工作始終,起到全面性、基礎性保證作用。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十個明確”與十三個方面成就不可分割

  《決議》從十三個方面闡述了新時代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領會“十個明確”,要與十三個方面的成就結合起來、聯繫起來。要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中深化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

  理論從實踐中得來,實踐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豐富發展。實際上,“十個明確”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總結;十三個方面成就是實踐概括,也是理論展現。正因為有實踐的創新才有理論的原創。“十個明確”與十三個方面成就是不可分割的。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定要和豐富生動的實踐聯繫起來理解把握。十三個方面成就基本上是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踐中展開的。這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結果,也是豐富發展這一思想的過程。

  在十三個方面成就中的前兩個方面成就,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圍繞著執政黨建設展開,兩個“全面”是一體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有非常強的針對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提出,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命運所繫。只有確保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才具備開創歷史偉業的前提和基礎。進入新時代,我們就推進反腐敗鬥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歷史週期率的有效途徑。黨通過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鬥爭,贏得了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人民衷心擁護的歷史主動,贏得了全黨高度團結統一、走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動。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是有機整體,不可分割。只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更加鞏固黨的全面領導。黨中央提出旗幟鮮明講政治,這個政治,首先是對黨、對黨的事業的忠心忠誠,體現在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的具體行動力。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保證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既是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踐規律的總結。

  在經濟建設上,《決議》從理論層面進行了概括,指出“黨加強對經濟工作的戰略謀劃和統一領導,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針對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提出新發展理念,提出符合實際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我國經濟邁上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這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有力實踐。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決議》強調,堅持改革正確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激發人民首創精神,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走實走深。在政治建設上,《決議》指出,黨從國內外政治發展成敗得失中深刻認識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深深紮根于中國社會土壤,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擘畫,提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重大命題。在全面依法治國上,《決議》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在文化建設上,《決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在社會建設上,《決議》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社會建設的緊迫任務。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決議》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決議》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在維護國家安全上,《決議》強調,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著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上,《決議》強調,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為推進依法治港治澳、促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打下了堅實基礎。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在外交工作上,《決議》強調,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

  十三個方面成就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結果,是對其精神實質的鮮明揭示,也是其具體內容的豐富發展。從時代發展看,十三個方面成就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是正在發展著的。這十三個方面成就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財富,必將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在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取得更加偉大的成就。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