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民經濟運作穩中有進 向上向好因素累積增多

2024-11-07 08:25:00
來源:《求是》2024/21
字號

  國民經濟運作穩中有進 向上向好因素累積增多

  中共國家統計局黨組

  今年以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沉著應對,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擴大國內需求、優化經濟結構,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及時部署實施所有增量政策,隨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市場預期逐步改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好轉,推動經濟向上向好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

  一、整體看,中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一個更加複雜嚴峻的環境下謀求發展,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衝突和國際貿易摩擦頻發,國際環境波譎雲詭,同時還要克服國內結構調整帶來的陣痛,挑戰之巨、困難之大,可想而知。在這樣的複雜局面下,月度、季度間部分經濟指標難免會出現一定波動,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向好大勢,要跳出短期波動、綜合全面地看待我國經濟發展態勢。

  從宏觀指標看,“穩”的態勢有效延續。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這四大宏觀指標,通常可以觀察一個經濟體運作的總體狀況。前三季度,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就業形勢穩定,物價溫和上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是宏觀經濟大盤“穩”的清晰寫照。從經濟增長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95萬億元,同比增長4.8%,在複雜內外環境下,仍保持了5%左右的增長水準,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分別增長5.3%、4.7%、4.6%,雖然增速穩中略緩,但所創造的經濟增量逐季擴大,分別達到1.19萬億元、1.22萬億元、1.29萬億元。從就業看,儘管面臨結構性就業壓力,但得益於經濟體量增大、經濟結構優化以及穩就業政策支援,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為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從價格看,有效需求繼續恢復,供需關係逐步改善,物價也隨之溫和回升。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分季度看,一季度CPI同比持平,二、三季度分別上漲0.3%、0.5%,漲幅逐季擴大。從國際收支看,我國抓住外需回暖的有利契機,不斷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對外貿易量增質優成為今年經濟運作的一大“亮點”和“增長點”。前三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2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5.3%;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8%。外匯儲備時隔9年再超3.3萬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

  從發展品質看,“進”的步伐堅定有力。在經濟穩定運作的同時,各方面錨定高品質發展不動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力促進了動能培育壯大、結構調整優化、民生持續改善。從新質生產力發展看,科技創新持續賦能,新領域新賽道不斷拓寬發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勢頭愈加明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1%、7.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15.9%、33.8%;航空航太等高端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光電子器件、虛擬現實設備、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產量保持兩位數增長。數字經濟方興未艾,人工智慧加快發展,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從綠色低碳轉型看,傳統行業節能降碳改造穩步推進,清潔能源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經濟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前三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初步測算,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8個百分點;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8%,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從基本民生保障看,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兜底保障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同比名義增長5.2%,其中每人平均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每人平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分別增長11.5%、8.1%;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46,同比縮小0.05。

  二、動態看,推動經濟向上向好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

  觀察宏觀經濟運作,除了看基本面的運作態勢,還要關注動態的邊際變化。針對經濟運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果斷出手,加快落實主要改革舉措,加快實施存量政策,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所有增量政策落地實施,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提升了發展活力,增強了內生動能,推動經濟向上向好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

  9月份以來主要指標邊際改善比較明顯。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以及所有增量政策及時出臺、穩步落地,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主要指標出現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從生產端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0.9個百分點,在連續4個月回落後首次回升;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5.1%,加快0.5個百分點。從需求端看,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2%,比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與1—8月份持平,結束了4月份以來逐月放緩的態勢;國慶假期旅遊市場熱度不減,國內出遊人次、出遊總花費按可比口徑同比分別增長5.9%、6.3%。從市場價格看,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止跌上漲,10月中旬與9月中旬相比,流通領域50種重要生產資料中31種產品價格上漲、19種下降。作為供需狀況的集中反映和經濟運作的先行指標,價格的回升釋放出經濟迴圈趨於改善、經濟發展逐步向好的積極信號。

  “兩新”、“兩重”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政策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也是擴大內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三季度以來,“兩新”政策加力擴容,3000億元國債資金全數下達,相關配套細則和支援政策陸續出臺;“兩重”工作持續發力,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加快推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政策效能加速釋放,有效激發了內需潛力。前三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6.4%,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6%,比上半年提高6.8個百分點;9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0.5%,比上月大幅加快17.1個百分點,汽車類、傢具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均由負轉正。在需求端改善的同時,政策效應也通過經濟迴圈向供給端傳導,推動相關領域生產加快。前三季度,食品製造機械、農產品加工專用設備、金屬冶煉設備等與設備更新有關的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8.1%、34.6%、13.2%;新能源汽車、家用冷櫃、房間空氣調節器等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有關的產品產量也保持較快增長。“兩重”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實物工作量有序形成,為經濟穩定增長注入更多動力。目前,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中用於“兩重”建設的7000億元全部落實到項目;已安排體現“兩重”性質和國家意志的重大項目1465個,支援沿江高鐵、東北高標準農田建設、“雙一流”高校、城市地下管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三北”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接連出臺落地,提升了股市和樓市活躍度,股市回暖上漲,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增加。9月份,滬深兩市股票成交量由上月同比下降15.3%轉為增長32.7%;截至10月22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收盤價分別比9月份低點上漲21.5%、32.3%。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但相關指標降幅收窄,表明政策對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發揮了積極作用。前三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比1—8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收窄;新建商品房銷售額降幅也收窄了0.9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收窄;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十一”黃金週期間多地樓盤到訪量和成交量上升,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逐步釋放。

  企業預期和信心逐步增強。隨著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市場預期趨於改善,企業對下階段生產經營總體看好。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49.8%,比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1.2%,上升1.4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一些重點監測的行業,無論是新興產業還是傳統產業,景氣度都有所改善。9月份,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PMI分別為53.0%、52.0%,比上月上升1.3、0.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消費品行業PMI為51.1%,上升1.1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活躍度提升,9月份網際網路軟體及資訊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55%以上較高景氣區間。企業經營信心有所增強。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四季度的綜合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環比、同比分別上升1.2、1.1個點。調查的6萬餘家規模以下小微工業企業中,預計四季度生產增速加快或持平的企業比重達84.4%,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

  三、下階段,中國經濟向好發展態勢有望不斷鞏固

  今年前三季度,面對複雜局面,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的態勢有效延續、“進”的步伐堅定有力、“好”的因素正在累積,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展望下階段,我們既要看到挑戰、困難、風險的一面,更要看到機遇、優勢、有利的一面。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能偏弱,全球經濟碎片化程度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地緣政治擾動持續,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中國經濟仍處於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期,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煩惱還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比如國內需求不足,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一些領域風險仍待化解等。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已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部署,各地區各部門正在加力推進解決,一些問題已經有所緩解。同時更要看到,我國依然擁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強大的經濟韌性潛力和有效的宏觀調控等多重優勢,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興力量也展現出蓬勃生機,中國經濟向好發展有支撐、有基礎、有底氣。

  從基本面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等有利條件依然較多。從供給能力看,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和積澱,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體系、便利的軟硬體基礎設施網路,產業門類全、產品品種多、生產品質優的優勢持續顯現,製造業規模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前三季度製造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2.2%,同比提高11.2個百分點。從市場空間看,我國有14億多人口、每人平均GDP超過1.2萬美元,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潛力巨大,短板領域、薄弱環節和新領域新賽道投資還有很大空間,新型消費、新基建等領域發展活力也在不斷釋放。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達到37.9萬億元、35.4萬億元。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入推進,需求潛力和發展空間還將繼續拓展。從人力資源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達8.6億左右,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素質不斷提高,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達2.5億,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能夠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目前我國已涌現出1.46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月份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20%以上。

  從內在規律看,經濟有望不斷向潛在增長水準回歸。我國經濟發展起步期,經濟潛在增長率保持在較高水準;隨著發展階段變化,資源要素約束增強,潛在增長率有所降低。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每人平均GDP仍然偏低,工業化城鎮化尚未完成,當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穩步推進,高儲蓄率支援資本持續積累,人口紅利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這些都決定了我國潛在增長率仍保持在中高速水準。綜合相關機構的研究結果看,現階段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仍在5%—5.5%左右。近年來受需求偏弱、迴圈不暢等影響,經濟增速總體上低於潛在增長水準。2023年我國經濟增長5.2%,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接近5%,環比連續9個季度實現正增長,展現了經濟的較強韌性和回彈能力。下階段,隨著擴內需穩外需的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帶動經濟迴圈改善暢通,有助於推動經濟向潛在增長水準回歸。

  從動力支撐看,新質生產力不斷創造新增長點。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我國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助於對衝下行壓力、增強上行動力。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貢獻率達27.1%,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24.4%,量子技術、5G通信、新能源等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正在逐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還要看到,我國科技實力穩步提升,創新活動更加活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創新指數居全球第11位,比上年提升1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我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下階段,隨著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加快健全完善,創新潛能進一步激發釋放,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望繼續提升。

  從政策支撐看,經濟回升向好保障不斷增強。今年以來,我國經濟能夠保持穩定運作,近期許多領域出現積極變化,與有力有效的宏觀調控密不可分。當前,各地區各部門正在加力提效落實存量和增量政策,宏觀政策合力有望逐步增強,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我國通脹率、財政赤字率、政府債務率較低,政策工具箱儲備依然充足,加之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降息週期,將為我國政策發力創造更大空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將有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持續為經濟平穩運作注入強勁動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決策部署,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統籌今明兩年,兼顧當前長遠,鉚足幹勁、狠抓落實,加快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成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