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遼寧行”採訪活動側記
臺灣記者筆下的遼寧
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瀋陽經濟區獲批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臺灣媒體把更多的焦點聚集在遼臺經濟合作與交流方面,為臺商投資遼寧提供第一手資訊。
臺灣《聯合報》以“瀋陽、本溪同城化”為題,報道了瀋陽經濟區建設的未來前景,“臺灣近年來致力推動城市整合,將功能互補的城市,整合成一個大都市。遼寧省本溪市作為傳統工業城市,將與東北第一大城市瀋陽一起走向‘同城化’,這是本溪進入現代化城市的捷徑。而本溪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這也將有利於本溪與瀋陽城市優勢互補,儘快達成兩市‘雙贏’。”臺灣《旺報》以整版的篇幅報道了遼寧與臺灣的經濟合作商機,報道稱“遼寧將進一步推動有規劃指導、有政策支援、產學研共同參與的新型產業合作,加快各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務及技術領域的合作,全面提升遼臺產業合作水準。同時將進一步鼓勵臺商投資,支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並進一步在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創造條件,為遼臺經濟合作作出貢獻。”
該報也對“遼資入島”給予了關注。“目前‘遼資入島’只有大連的獐子島漁業集團,遼寧將積極推動更多的遼寧企業赴臺投資。遼寧有許多大型重工業企業,這些企業將會與臺灣相關企業進行很好的合作,前景廣闊。”《中國時報》對丹東與朝鮮的邊貿商機進行了關注。東森電視臺對遼寧的環保產業給予了報道,稱“遼臺中草藥產業可以有合作的空間,臺灣的技術強,遼寧的資源豐富,兩者可以優勢互補。”中天、TVBS對丹東邊境貿易產業發展給予了重點關注,中天還特別深入企業,對丹東手錶產業進行了採訪報道。(台灣網遼寧省臺辦通訊員孫岩 李雪飛 楊曼曼)
遼寧省臺辦主任李小青暢談近年來遼寧對臺工作情況(圖片來源:遼寧省臺辦)
[責任編輯:吳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