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文化走進臺灣政治大學
台灣網6月8日海口訊 6月7日下午,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舉辦的海南黎族文化發展研討會上,臺灣政治大學博物館館長張駿逸教授介紹了該校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海南黎族文化展的相關情況。
張教授說,大陸各種風土人情和少數民族文化正逐漸走進臺灣。臺灣政治大學博物館作為一個以民族展為特色的博物館,策劃實施了一系列大陸少數民族特展。目前正在展出的“黎民同慶——海南黎族生活特展”,是臺灣首次舉辦以海南黎文化為主題的展出。展覽是該校師生自2010年以來先後4次深入海南黎族村寨,尤其是海南省東方市江邊鄉俄茶村,對黎族文化進行田野調查的成果。
張教授介紹,特展共分為建築工藝、生產生活、釀酒工藝、織錦服飾、田野調查紀錄等5個展區,共展出黎族陶器、編織品、服飾、樂器等共118件。在博物館的入口,製作了黎族最具有代表性船形屋(茅草屋)的穀倉,以原貌4:1尺寸呈現,為的是要以最直接的方式,給予觀眾最吸睛的印象。導覽人員則由該極具黎族特色的穀倉切入,娓娓道來,引道觀眾熟悉黎族之居住環境與日常生活。
談到建築工藝展區,張教授表示,黎族傳統建築設計展現出人類與自然環境協調的結果。黎族善用週遭天然資源作為建築材料,適應高溫多雨的海島型氣候建造房舍,這充分體現了先民的智慧。他和同學們認真觀察並向當地耆老學習了房屋茅草片的編織方法,還向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的老師請教,為何他們的編織順序實現了茅草片絕不脫落,得出結論是這非常符合力學原理。真為先民的聰明才智所傾倒!
張教授表示,臺灣民眾對大陸少數民族的興趣非常濃厚,本次特展自去年5月20日展出後,吸引了大量觀眾。原計劃今年5月20日撤展,但有民眾反映還未來得及觀看,請求提供一個機會。於是博物館決定將展出延長一年。
張教授希望,期待通過特展,創造一個海南黎族與臺灣觀眾之間對話的平臺,使臺灣民眾因瓊臺少數民族的高度相似性而產生心理認同。(台灣網海南省臺辦通訊員 郭江曉)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