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清明“蠶花節”,這群臺灣同胞來桐鄉河山“軋鬧猛”

2024-04-02 09: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活動現場(桐鄉市臺辦供圖)

  台灣網4月2日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浙江桐鄉民間流傳著“清明大如年”的俗語。近日,第八屆桐鄉市“清明軋蠶花”民俗會暨河山鎮第七屆“蠶花節”在八泉村拉開帷幕。近30位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賓客及其家屬走進河山鎮,感受清明軋蠶花的民俗與這裡的風土民情。

  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其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據悉,“軋蠶花”始於唐代,是江南蠶鄉崇拜蠶神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中國絲綢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2010年,桐鄉蠶桑習俗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子項目,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活動現場,臺胞臺屬們和本地民眾一起參與體驗了清明“軋蠶花”系列活動的眾多民俗項目,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蠶神祭祀儀式、高桿展演、蠶桑絲織技藝等,濃濃的節日氣氛讓大家樂在其中。“這樣的傳統民俗展示,形式很新穎,讓人樂在其中。在臺灣,清明節期間,我們一般除了掃墓祭祖,沒有很多的慶祝活動,氣氛相對沉悶,大家的心情主要集中在緬懷上,多少會有一些沉重。但在這邊,清明節加民俗活動,很隆重,很‘鬧猛’,讓人耳目一新。‘軋軋鬧猛’讓人心情也變得愉快了,我想祭奠先祖更要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去面對吧。”來自臺灣的洪締程對桐鄉話“軋鬧猛”情有獨鍾。

  “清明節承載著中華數千年的厚重歷史文化,蘊含著緬懷先祖先烈、弘揚孝道精神、傳承歷史文化以及親近自然、珍惜生命等多重意義。兩岸同胞都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擁有著相同的文化基因,對感恩祖先,慎終追遠,明德歸厚擁有著共同的情感追求。此次,邀請臺灣同胞及其家屬參與和感受桐鄉清明軋蠶花活動,一方面為了讓他們能在桐鄉過一個不一樣的清明節,感受到這裡的濃濃熱情;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們多參與到地方的特色文化活動中去,增進對桐鄉的了解和認識,進一步提升他們在桐鄉參觀旅遊、工作生活的融入感與獲得感。”桐鄉市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民俗活動後,臺胞臺屬還與當地居民一同感受了野炊的樂趣,度過了非常難忘的一天。(台灣網、桐鄉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