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莞臺合作再添實踐成果 水鄉藍龍蝦培育基地落成啟航

2025-04-25 14: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25日訊 近日,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農業委員會(簡稱“兩岸農委會”)和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簡稱“東莞臺協”)聯合主辦的“莞臺百千萬工程項目——水鄉藍龍蝦培育基地放苗落成儀式”在水鄉洪梅鎮舉行。

  活動當天,水鄉經濟區黨工委書記、洪梅鎮黨委書記賴健偉,東莞市臺港澳辦三級調研員周懿,兩岸農委會會長、東莞臺協會長陳宏欽,中建八局灣區公司董事長薛允欽,洪梅鎮相關領導,莞臺高新產業園區、新光國際集團、洪梅漁業養殖戶等代表出席儀式,共同見證“水鄉藍龍蝦”項目從試驗走向推廣的重要時刻。

活動現場。(台灣網發)

  水鄉藍龍蝦培育基地專注澳洲龍蝦——“藍龍”的養殖,由兩岸農委會與東莞臺協共同推動,引入臺灣淡水養殖技術,結合水鄉洪梅資源,構建“技術推廣+產銷聯動”的產業化模式,推動水鄉藍龍蝦(澳洲淡水龍蝦)養殖規模化發展。

  儀式當天,舉行了“小藍龍蝦”放養環節,標誌著基地正式啟動運營。同時,現場起籠的首批成蝦展示了良好的養殖成果。兩岸農委會副會長林建成作為水鄉藍龍蝦培育基地負責人,闡述項目自2024年10 月試點養殖以來,已投放2萬尾小藍龍進行實地養殖,項目團隊堅持“科學試養、數據驗證”原則,歷經長達半年的謹慎試養階段,構建了“月度數據監測體系”,近半年的觀察與數據監測數據顯示,成蝦的生長狀況、抗病力、換肉率等指標均達到量產標準,具備規模化推廣條件。

  此次落苗,標誌著試驗階段的圓滿收官,也意味著基地正式投入運營,未來將對農戶開放推廣培育。

  一隻藍龍蝦,聯動一條產業鏈

  澳洲淡水龍蝦因其色澤鮮艷、適應性強、耐幹運、抗病力高等特性,被譽為“淡水龍蝦中的精品”,適合在內陸水鄉環境中養殖,是當前較具市場潛力的特色水產品種。在水鄉洪梅,這一品種通過試養取得成功後,將逐步推廣至大規模飼養。

基地養殖的“水鄉藍龍蝦”。(台灣網發)

  未來三年,“水鄉藍龍蝦”項目計劃建設1000畝藍龍蝦養殖基地,依託洪梅鎮規模化養殖基礎,推動“水鄉藍龍蝦”品牌向第二產業(加工)、第三產業(文旅、餐飲)延伸,形成集“生產—加工—體驗—消費”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鏈。打造“水鄉藍龍蝦小鎮”全產業鏈體系。“水鄉藍龍蝦小鎮”還將結合水鄉河西數字產業區發展定位,探索“特色農業+科技製造”兩棲共融的新路徑,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洪梅在“百千萬工程”中形成示範效應。

  兩岸農委會搭橋促融合

  兩岸農委會近年來多次切入“百千萬工程”,在東莞促成多項兩岸農業合作項目,包括沙腰兩岸農民合作社的建立、臺灣特色水果試驗引進、檀香島研究實踐所的落地等,為推動兩岸農業技術交流、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平臺。

  兩岸農委會會長、東莞臺協會長陳宏欽表示,“水鄉藍龍蝦”項目不僅是一次農業上的嘗試,更是莞臺融合發展理念的延伸。他希望通過這種“小切口”的項目實踐,深入感受“百千萬工程”,讓更多臺商看到紮根東莞、紮根大陸的可能性和前景。

  未來,項目計劃依託水鄉區位優勢,進一步引入臺灣特色農產品、水果、茶飲品牌及非遺文化資源,全力打造集農業示範、文旅體驗于一體的“兩岸融合——水岸青創智慧小鎮”,為兩岸交流合作注入新活力。(台灣網、廣東省委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