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舉辦南臺田都元帥文化交流活動
2025-05-14 20: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南臺田都元帥文化交流座談會。(台灣網發)
台灣網5月14日訊 5月13日,福建省南安市以“傳承祖地文化 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組織開展南臺田都元帥文化交流活動。此次活動由南安市人大常委會和市臺辦牽頭,聯合多家涉臺協會及基層單位共同參與,旨在通過祖地文化及民間信仰文化紐帶,增進兩岸同胞情感認同,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參訪田都元帥信仰發源地——坑口宮祖廟。(台灣網發)
活動當天,南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梓奇率隊,組織市臺辦、羅東鎮人民政府及南安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金門同胞聯誼會、臺屬臺胞聯誼會、臺港澳傳統武術交流協會、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南安聯絡處等涉臺協會、在南臺胞代表,參訪田都元帥信仰發源地——坑口宮祖廟,聽取坑口宮管委會負責人的介紹,兩岸同胞共同緬懷田都元帥護國佑民的精神傳承,追溯閩臺同根同源的文化記憶。
據了解,坑口宮田都元帥祖廟,始建於唐末,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田都元帥雷海青,羅東鎮振興村坑口人,畬族,為唐玄宗時期宮廷樂師,自幼聰穎過人,好音律,擅琵琶。唐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置教坊選樂工,雷海青應選入梨園。唐天寶十四年(755 年),“安史之亂”暴發,叛軍大掠文武朝臣及宮嬪樂工,設慶功宴于洛陽凝碧池,露刃威逼淪為俘虜的梨園弟子歌舞共慶。以李龜年為首的眾樂工不願臣服,雷海青更是萬分衝動,手舉琵琶奮力砸向安祿山,被安祿山殺害。“安史之亂”由郭子儀出兵平叛,傳說雷海青顯靈助戰收復長安,除暴安良,其功績感動天朝和黎民,玄宗等三位皇帝封賞有加,賜遺骸葬故里,建祠祀之。墓與祠均在南安市羅東鎮振興村坑口,祠俗稱“坑口宮”,為祀奉田都元帥的祖廟。分爐到閩南、潮州、臺灣及南洋各地的廟宇通稱“田都元帥府”,閩南、潮汕各劇種戲班又奉其為戲神,稱“相公爺”。田都元帥信俗融合了戲神、樂神與民間信俗,對地方戲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歷史學、民俗學、民間信仰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是海峽兩岸重要的民間信仰習俗。
坑口宮田都元帥祖廟海內外分爐一千多處,其中臺灣兩百多處,包括臺北艋舺行德宮、屏東元帥府、桃園元帥府、金門昭靈宮等。每年都有眾多臺灣信眾跨海而來,謁祖進香,開展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同時,自202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坑口祖廟田都元帥文化節,通過民俗表演、文化展覽、聯誼交流等方式以及傳統的祭祀儀式,讓臺灣同胞感受到濃厚的家鄉氛圍和傳統文化的莊嚴與神聖,展示祖地文化的獨特魅力。
座談會上,黃梓奇副主任表示,田都元帥信仰作為閩臺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我們要以文化為橋,以信仰為媒,持續深化兩岸民間交流,讓更多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血脈聯繫。
與會臺胞代表踴躍發言,提出了建立兩岸宮廟常態化交流機制、舉辦南臺木偶交流活動等建議意見,得到現場熱烈響應。
此次交流活動,生動詮釋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共融”的深刻內涵。黃梓奇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建好平臺、講好故事、辦好活動、拓展方式、做好保障,將坑口宮田都元帥祖廟打造成南安市對臺交流交往的一張名片,深化拓展經貿合作、基層互動、青年交往等領域融合實踐,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貢獻南安力量。(台灣網、南安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