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海英,這個來自商丘師範學院的姑娘,拿起球桿,對著球門揮桿,球擦過球門。在擦了擦臉上的汗後,再次瞄準,揮桿,球進了,球杯轉了一圈。9月5日,中國國際木球公開賽暨“海峽杯”兩岸青年木球邀請賽在浙江奉化開賽。木球運動創始人翁明輝希望,這項運動能夠促進兩岸之間的交流。
|
雖然接觸木球只有一年的時間,但這並不能阻止費海英對木球的喜愛。記者發現,費海英手中的木球球桿就像一個榔頭,頭部的造型是一個酒瓶子,球門兩邊的門柱也是兩個酒瓶的造型,球門中間的擋木是一個倒放著的酒杯造型,當球破門的時候,擋木會“啪”的一聲翻過,意味著勝利、乾杯的意思。
說起發明此項運動的初衷,翁明輝稱靈感來源於1990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高爾夫。“看到當今的球類運動都是外國人發明的,尚未有華人發明的球類,就有了想法。”為此他花兩年時間對高爾夫進行了改良,終於使木球成型。“木球不受場地限制,不論在公園、學校、廣場或是草地、沙地上都可以進行。”
但是木球運動的推廣卻讓翁明輝付出了很高的代價。20年前,當2.5億台幣可以在臺北買很多套房子的時候,翁明輝卻將他用於木球的推廣。在10年前,這筆推廣資金已經告罄,於是他靠著父親留下的遺產以及做生意所得的錢財繼續推廣這項運動。“現在是賣房子賣土地在推廣。”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在臺灣,初中、高中以及大學都有設置木球課程。參加比賽的中華臺北隊隊員紛紛表示,在臺灣,木球非常受歡迎。
寧波市臺辦副主任江長榮坦率地告訴記者,他原先對於木球並不了解,“接觸到木球以後才知道木球的好處。”在他看來木球不受場地限制,工具簡單,舉辦的人數可多可少,對老百姓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項目。
江長榮透露,現在兩岸交流走的是大眾化、平民化的路線,兩岸交流的重點是推動老百姓的交流。“過去我們找很多的項目牽線搭橋,木球是一個非常好的線。”在他眼中,每年都可以舉辦木球比賽推動兩地交流。
因為木球,來自中華臺北代表隊的黃于倫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李翠雲成了要好的朋友。黃于倫告訴記者,她和李翠雲在去年6月份的臺灣香港兩地木球聯誼賽中就已經認識了,沒想到能在奉化的兩岸青年木球賽中再次遇見。
“木球是個很好的體育活動,它讓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不僅僅是香港的,還有大陸的。”李翠雲開心地說道。她坦言這是第一次來到寧波奉化,剛來到這裡就被奉化新鮮的空氣所吸引,讓她最高興的是還能認識到大陸的新朋友,雖然現在木球賽才剛開始,但是對於接下來的時間她充滿了期待。
翁明輝希望木球這項運動能夠促進兩岸之間的交流。本屆“海峽杯”兩岸青年木球邀請賽選擇在浙江奉化舉行,翁明輝感慨說:“奉化是蔣公的故居,應該讓參加木球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