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文新:兩岸文化交流先行助攻政治難題

2013-12-30 15:36:00
來源:中評社
字號

  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文學院教授陳文新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能夠創造親切和寬鬆的氛圍,不僅能有效怎強民族認同感,還能為攻克政治、軍事對話所遇到的難題打下牢固基礎。

  陳文新首先指出,文化交流表面上似乎與臺灣問題研究扯不上關係,但其實可以統一在一起。“因為兩岸間,對‘一個中國’的認同基礎便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兩岸各界在中華文化研究方面有很多交集,例如中國古代文學,而由於兩岸各自發展路徑不同,雙方的研究又各有特點。”

  “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文化議題其實相當重要。日本在對臺灣實行殖民統治的時候,就推出各種舉措將中華文化排除臺灣社會,後來‘兩蔣’時代所作出的‘再中國化’,也就是努力再將中華文化重新搬入臺灣社會,”陳文新說。

  陳文新認為,對於大的民族認同來說,文化上的認同站在了核心地位。

  相較于政治、經濟上的交流,陳文新認為文化交流所創造出來的寬鬆氣氛及親切感,是無法被其他形式的交流所替代,所以可以能為政經交流打下非常牢固的基礎。

  “(兩岸)經濟方面的合作有功利性的考慮——有錢賺,而政治方面的交流怎需要從極度對立的狀態走出後慢慢建立互信,而正是受制于政治交流的敏感性和背後的利害關係,兩岸很難做到敞開心扉,”陳文新說,“文化交流則能讓兩岸感受到親切感——大家都公認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經典,而這方面的交流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彼此產生更強烈的、‘我們是一家人’的共識,這是政治、經濟方面的交流無法取代的。”

  陳文新說,兩岸間的文化交流一定能為政治議題的破解提供幫助,因為它“釀造一種親切和寬鬆的氣氛,可以促進雙方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覺得‘彼此能夠有話好好說’,可以促進雙方減少戒心,在大家都成了朋友的基礎上,再談政治經濟的問題可能效果會更好。”

  陳文新同時也指出,兩岸在分隔時間日漸拉長、教育體制和生活環境不同的情況下,兩岸在很多表達和理解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區別,兩岸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存在差異,雖然大陸也推廣傳統文化,但在經史子集方面的研究遜色于臺灣,而在研究方面側重點的不同,正是兩岸可以彼此交流的地方。

  陳文新最後還呼籲設立旨在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的專門機構,並相信有了制度性的設計,兩岸間的文化交流和發展將更快。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