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峽金融合作:儘快建立貨幣清算機制
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是確保兩岸雙方各自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眾所週知,近30年來兩岸交流往來在貿易、投資、金融、人員往來等方面總體上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勢頭的同時,也由於兩岸經濟體規模大小差異、對外經貿關係的主要對象差異以及臺灣當局長期限制性的交流往來政策等因素,呈現出高度的不對稱、不平衡的格局。這種高度的不對稱、不平衡的格局,體現在兩岸貿易方面,大陸處於高度的貿易逆差狀態,近年來大陸每年都面臨逾1000億美元的兩岸貿易逆差;體現在兩岸投資方面,在大陸至今累計實際利用臺資超過520億美元的同時,陸資入臺才剛剛起步,至今不到1.5億美元;體現在兩岸人員往來方面,2010年臺灣居民來大陸超過514萬人次,而大陸居民赴臺才近166萬人次。
在兩岸經濟交流與人員往來呈現出高度不對稱、不平衡格局的同時,隨著大陸經濟發展與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人民幣幣值在大陸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也在不斷升值,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步伐也正在加快,再加上兩岸利息率存在較大的差距,所有這些因素使得臺灣民間對人民幣的需求不斷增強。而在人民幣的供給方面,儘管臺灣當局根據其2008年6月12日修正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授權在清算機制建立前,人民幣可以在‘金管會’和‘央行’指定銀行于臺灣本島兌換”,但是由於兩岸尚未建立貨幣清算機制,所以人民幣在臺灣的供給並不穩定,甚或往往短缺。
[責任編輯: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