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佬聚溫州 論劍海峽兩岸民營經濟示範區建設
圖為:第二屆海峽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現場。 張茵 攝
圖為:臺灣文創榮譽理事長李永萍演講《兩岸產業合作的新趨勢》。 張茵 攝
中新網溫州7月8日電 (記者 張茵 林波)2015年,跨越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個大大的平臺浮出水面。海峽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花落溫州,溫州將成為海峽西岸東北翼增長極,兩岸產業對接的高地。
7月8日,第二屆海峽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溫州舉行,兩岸大佬齊聚論劍海峽兩岸民營經濟示範區建設,鼓勵青年創新創業成為未來發展主力軍。
浙江溫州打造兩岸產業對接高地
眾所週知,溫州是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溫州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據統計,溫州民營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和稅收收入貢獻率超過了80%。民營經濟工業增加值及從業人員佔比超過90%,出口總額佔比超80%,社會商品銷售總額超過90%,固定資產投資額佔2/3以上。
溫州商人擁有資本、技術、資訊、人才的優勢,是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寶貴財富。目前,約有245萬溫州商人在海內外創業經商,在130個國家成立了260多個僑團,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成立245家溫州商會,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臺辦、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聯合引發了關於支援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函,明確提出支援示範區建設,同時提出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城市新規改革,納入總體規劃修改方案統籌研究,為相關合作區建設預留了空間。
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表示:“這是國家賦予溫州的重要探索使命,為推動溫州與臺灣的全方位多層次跨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政策的紅利,搭建了重要的平臺,也開闢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據了解,目前溫州正在實施510產業培育和提升工程,做強做大電器產業、鞋業、服裝、汽摩配、泵閥等五大溫州傳統支柱產業,同時還重視培育發展網路經濟、旅遊休閒、修帶物流、鐳射與廣電、臨港石化、軌道交通、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十大新興產業。
據相關統計,目前臺商在浙江投資的項目已經累計超過7500億。而這在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郭山輝看來,這麼大的數字已顯現出浙江和臺灣之間的關係,“早就已經非常的緊密聯結在一起。”
大佬齊聚論劍兩岸民營經濟示範區建設
此次論壇如何建設海峽兩岸民營經濟示範區成為關注焦點。
對此,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鄒勇在論壇上表示,示範區建設可以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資訊溝通的同時,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共同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
作為溫州企業家,康奈集團副總裁鄭萊莉表示,溫州作為靠製造業起家的城市,它跟浙江很多地方是一樣的,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溫州製造業企業卻面臨著轉型和發展。
在她看來,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從企業的角度來講,這個示範區應該是臺灣和溫州乃至浙江省經濟合作和產業發展的示範性平臺,可以從先進製造業方面打造合作的平臺。”
她解釋道,因為溫州製造業要轉型升級,需要很多外部的企業,包括臺灣的企業,他們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牽扯到從設計、研發、商貿等領域的合作機會,涉及到幾十個行業,可以跟溫州製造業進行對接。
臺灣文創榮譽理事長李永萍表示,現在談兩岸合作的新趨勢,大家的聚焦重點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和青年創意這個方面。
“目前臺灣的強項也是大陸需要的,那就是複合型的體驗經驗。在她看來,大陸的強項在‘網際網路+’”。李永萍表示,這是臺灣網際網路產業遠遠不如的,但是臺灣很有經驗知道怎麼做線上加線下的成功。
她希望未來兩岸在合作尤其是文創和青創的時候,可以觀念創新換個思路、換個腦袋,要以活動策展來取代招商引資。
她建議兩岸合作,利用綜合性的活動取代原本的招商引資,“這樣的既定模式,提供文創品牌在限定時間內測試商品,促進商業在藝術之間的發酵和交流,對園區也可以從產業園區轉型為觀光概念的園區。”
兩岸青年成創新發展主力軍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因為你們年輕而朝氣蓬勃。”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升對於未來創新發展方向毫不猶豫地說道。
對此,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所中心主任盛九元表示,年青人創業創新觀念的轉型升級非常重要,儘管年輕人有創意創新的機會,但是並沒有把創新創業的概念轉化為實際產業的能力。
而作為土生土長的溫州人,大陸青年代表大自然房地產集團總經理厲又瑋表示,2015浙江·臺灣合作周為兩岸青年人才交流提供了平臺,為兩岸青年創業創新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在臺灣青年代表清華大學博士劉彥伶看來,作為優秀臺生,就該去各地的臺企走走看看,學習當地的先進做法,貢獻自己的力量。
少年強而中國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非表示,過去中國經濟的發展是投資拉動,現在中國大陸也好,臺灣也好,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現在不是資本配套的時代,而是資本氾濫的時代。“在資本氾濫的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已經找到了方向,那就是創新”。
創新要靠青年人來創新,青年人的思想可以跟上時代。李非說道:“在文創和‘網際網路+’時代,只有青年才可以跟上這個時代。臺灣有很多的優勢,臺灣的很多優勢可以歸納為兩個字,小而精。大陸所有的優勢是兩個字,大而粗。”
李非表示,當兩個經濟體互補的時候,兩個人的合作機會就來來了,應該是攜起手來共同賺世界的錢。(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