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灣高雄的中山大學。中山商報記者明劍攝
孫中山先生曾三次赴臺,1900年第一次赴臺策劃惠州起義,停留44天;1913年討袁失敗後第二次赴臺商議國事,住地禦成町梅屋敷成為現國父史跡紀念館,1918年第三次赴臺宣傳喚起民族意識,只在船上接待。孫中山先生在臺灣留下的足跡並不多,但並不影響臺灣人民對他的敬仰。
站在曾經是世界最高樓的臺北101,俯瞰臺北大街小巷,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和思想命名的道路格外惹眼。南北向的中山路與東西向的忠孝路呈十字交叉,將臺北分出上下左右四大塊;穿城而過的中山高速不僅屬於臺北,更貫通臺灣島南北,從基隆到高雄;中山、逸仙、三民、民族、民權、民生等路名,成為這座城市深刻的歷史烙印。與大陸城市大多有中山路一樣,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和思想命名的道路,往往成為臺灣城市主幹道。
坐高鐵往返于臺北和高雄之間,總被站臺上寫有 “博愛座”字樣的椅子吸引,不僅因為“博愛座”四佔其二,更因為“博愛座”經常空著。
從小讀孫中山“三民主義”長大的一代代臺灣人,把孫中山思想的精髓變成熱情、友善、奉獻。在臺期間,從當地報紙上讀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花甲老人騎車撞倒一位九旬太婆,搶救期間,太婆聽說肇事老人沒錢墊支,要求家人不要追究,後得知肇事老人因白內障導致車禍,還讓家人出資為肇事老人做了白內障手術,太婆終因年事已高沒能挽回生命,但這個以德報怨的故事讓人感動。
如果說太婆的以德報怨只是個案,那麼,考察行程中屢屢出現的志工,讓在大陸看慣了年輕志願者的我們大開眼界。赴陽明山莊中山樓尋訪,迎接我們的是已經退休的吳姨,她對中山樓一磚一瓦、中山樓來龍去脈的講解,讓我們以為她是專職講解員。可吳姨告訴我們,她是不領薪水的志工,為中山樓定點服務。到臺北市政府考察,為我們講解的志工張毓純告知,為這個點服務的志工有七八十人,大多是跟她一樣退休後志願參加的,而且要經過嚴格的選拔和專業培訓。吳姨和張毓純用不同的語言說出了一個共同的心聲,就是希望在退休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熟悉臺灣情況的人士告訴我們,這樣的志工已滲透到很多領域,如醫院、老人院等機構,都有大量志工定點義務服務。
把偉人的思想和精神傳遞給人們,不只要教科書式的灌輸,更需要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考察,我們見到有老師帶領學生前來,逐字逐句講解孫中山先生的名言,接待組長簡明有告訴我們,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館內的中山畫廊里正在展出張大千、方人定、傅抱石、徐悲鴻、豐子愷、啟功等大師的書畫作品,用另一種語言敘說著國父紀念館的品位和人氣。接待我們的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告知,紀念館不只是靜態展示孫中山先生遺跡,還有專門的展館和高規格演出場地,每年舉辦200多場展覽,舉辦20多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以連續不斷的文化活動紀念孫中山先生,紀念館由此變成一個市民文化休閒場所,此外每天接待3000多外來遊客,于無聲中實現孫中山精神的文化傳承。
對於兩岸中國人來說,孫中山先生的思想是共同擁有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普世價值,一代代傳承下去,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孫中山先生在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從遍佈全國各城市的187條中山路得到體現,而臺灣也許算全國中山路密度最高的地區,只要大一點的鄉鎮都有中山路。中山路的背後,是孫中山先生博愛、慈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的精神傳承,透過生活的點點滴滴,孫中山精神逐步融進臺灣血脈。
[責任編輯:徐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