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門針對普通高級中學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舉辦公聽會,首場4日舉辦,對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要列為必選,多出來的一小時,孔孟到底要怎麼上,各界看法不一。不少人建議把“四書”列為必修才能提升品格教育。
教育部擬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必選科目,每學期一學分,每週授課一節,4日在北一女召開第一次《普通高級中學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課綱修訂小組成員張曉風、董金裕及逾百名家長、教師出席。
張曉風表示,中華文化教材是人格教育,是充滿人文色彩的課題,她身為專案委員是從文學角度來思考教育,而不是政治。
一名自稱“未來的媽媽”的民眾支援將孔孟列為必選,她認為中文熱是趨勢,當四書五經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時,臺灣若揚棄這份資產,將來小孩一定會怨她。另一名爸爸也建議,將“四書”列為必修,從小學開始修習,應可教化青少年品格。
陳益興表示,不會考慮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必修,教育部會接受各界意見,讓中華文化教材能傳承中華文化精髓,並符合世界潮流。
而馬英九最近也指出,儒家思想不古板,有活潑的一面引人深思。總統援引孔子與曾子談論孝、忠為例,認為民主社會中,政府要尊重民意,溝通獲取共識,而非採愚民政策。
馬英九分享了他讀古籍的心得。他表示,孔子曾對曾子說,“你以為對父親的話全部聽從就是孝順嗎?”孔子認為,如果碰到不公義的事,做兒子的還應該主動告訴父親、做部下的也不可以不告訴長官。
馬英九說,儒家思想並不古板、封建,不是愚忠愚孝,也有非常活潑、精彩的部分。他認為,從上述孔子的話語中也顯示,在民主社會的政府必須尊重民意,要用很多時間與精力與人民溝通,獲取共識,而不是採取愚民政策。
馬英九表示政府會繼續努力改善兩岸關係,讓戰爭發生機會減到最小,使兩岸人民能在中華文化的智慧指引下,用和平方式找出解決雙方爭議的方法。
[責任編輯: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