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西南的蒼茫群山之間,一座座造型別致的土樓如明珠鑲嵌其中,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構成一幅神奇古樸的美麗畫卷。
而聞名遐邇的“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和客家祖地之一,也是全國對臺工作重點縣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打好“土樓牌”,唱響“客家歌”,福建永定正充分發揮對臺優勢,持續深化文化、教育、結對、宗親等對臺交流,努力加強經貿、農業、旅遊等方面合作。
□土樓為媒助推交流
客家土樓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永定境內保存各式各樣的土樓多達2.3萬餘座,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有2800多座,佔福建土樓的70%以上。
在永定,幾乎每座土樓都有意味深長、對仗工整的楹聯、格言,有些還有名人題刻,充分體現了忠孝禮義、溫良恭儉等中華傳統文化。如振成樓的對聯“振綱立紀,成德達材”、“幹國家事,讀聖賢書”,承啟樓的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子孫耕與讀”、“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重法理人倫”等,充分展示了“慎終追遠、敬祖睦宗、興家報國、團結友善”的客家文化特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相較于大陸其他地區,由於福建與臺灣關係密切,而永定的文化條件更是海峽西岸最獨具特色的地區,永定客家土樓不僅享譽國際,更是臺灣客家族群的精神原鄉。
據了解,近年來,永定縣充分挖掘客家土樓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發揮客家土樓、客家文化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永定已經成立了客家土樓研究會,出版了《永定客家土樓研究》、《永定客家土樓民間風情故事集》等客家土樓系列叢書,加強對客家土樓和客家文化的研究。
永定縣正通過發揮客家土樓的精神紐帶作用,加強兩岸客家人的親情聯繫,增強臺灣客家人的祖地認同,努力打造兩岸客家人的精神家園。
□構築客家交流平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永定縣積極利用鄉土文化、鄉情鄉誼優勢,充分發揮群眾性、民間性、草根性的對臺工作優勢,全面加強對臺文化、經貿、教育、結對和宗親交流,努力構建兩岸客家交流合作新平臺。
據介紹,該縣成立了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客家文化論壇,有效整合兩岸客家文化資源。做好客家姓氏源流、族譜修編與對接工作,重修吳、江、呂等8個在臺灣民眾中較多的姓氏族譜,進一步厘清客家姓氏脈絡與淵源關係。通過加強與臺灣東森電視臺、客家電視臺、聯合報等媒體合作,積極推介客家文化、土樓文化,彰顯永定文化在臺灣的影響力。並通過舉辦海峽客家旅遊歡樂節、福建土樓文化節、永臺婦女客家山歌賽、十萬台胞看土樓等系列活動,吸引大批在臺鄉親來永定尋根謁祖、觀光考察和投資置業。
同根同種,割捨不斷的是血緣。針對“慎終追遠、敬祖睦宗”的客家文化特質,永定縣以各種形式推動客家文化入島交流。以反映土樓風情、展現客家文化內涵為主題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作為大陸第一個縣級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赴臺演出,引起臺灣客家鄉親的廣泛共鳴。
同時,永定縣在臺北舉辦“永定客家土樓攝影展”,全面展示客家土樓建築藝術、文化奇葩和民情風俗。“客家民俗交流團”、“鄉鎮交流團”、“大陸配偶交流團”陸續赴臺交流;該縣工商聯、文聯、消委會、坎市鎮婦聯分別與臺灣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臺灣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臺灣花蓮縣消費者保護協會、臺北縣平溪鄉現代婦女會締結交流合作關係;龍潭鎮、高頭鄉、湖坑鎮分別與臺灣桃園縣平鎮市、新北市三芝鄉和花蓮縣吉安鄉達成交流合作協議或意向;永定一中等7所中小學分別與新北市明德中學等7所中小學結成交流合作學校。
□經貿合作步入快車道
“永定縣將全面深化對臺產業交流與經貿合作,推進農業、製造業、旅遊業合作,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促進永臺產業深度對接。”福建永定縣委書記毛高良表示。
毛高良表示,在農業、製造業合作方面,永定將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項目建設,加快發展精緻農業、休閒農業、養生旅遊農業;推進與臺灣機械、光電產業項目對接,提升兩地機械、光電產業合作水準,主動對接臺灣機械製造、光電、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轉移。
在旅遊業合作方面,以永定縣客家土樓旅遊發展公司為主體,加強與臺灣旅遊機構對接交流,共同開發客家文化、土樓文化特色旅遊線路。繼續深入開展“十萬台胞看土樓”活動,爭取每年吸引臺胞到永定旅遊達10萬人次以上,同時將永臺旅遊合作從土樓觀光向客家美食、客家風情、客家文化、健康養生等領域拓展。
記者了解到,永定縣今年引進了包括臺商獨資的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產項目,德泓臺商光電產業園已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全縣引進臺資總投資超3億美元。農業合作方面,臺商在該縣龍潭、湖雷兩個鄉鎮建立了臺灣農業示範點,種植優質水稻“越光米”,價格是普通大米的十倍。同時,永定縣設立永定縣臺灣農民創業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引進200戶以上臺灣農民入園創業。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