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臺灣《旺報》今日刊登了《在臺灣親歷宗教修行》一文,此文由在臺灣大學學習的大陸學生所撰寫的文章,文中詳述了該生對臺灣宗教的體驗過程及心得體會,認為宗教社團呈現出的全然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淡然鎮定”,也“慷慨給予在陌生人世界難以體會到的友善”。
文章摘編如下:
我此行來臺灣學習的期待之一,便是觀察、體驗臺灣的宗教。近年臺灣宗教界在大陸影響廣泛,捐贈、宗教公益的資訊屢有耳聞。我因此猜想,臺灣宗教的強大生機緩解了商業社會的自私冷漠,使寶島成為一塊溫情的樂土。
這學期來臺,我期待認知宗教在社會治理中的角色。不過,我關注宗教還因我對宗教修行感興趣。我接受的公共教育稱:宗教是初民面對自然無力時,一種對世界和人類關係的錯誤想像。所以,宗教生活方式今日僅是古代遺留的價值主張,無關真理。
但古人卻認為修行與人的此生、歸宿有關。若我們謙卑地思考:綿延數千年的宗教如何使那麼多文化精英窮一生修證?沒有修行實踐的人是否有資格宣稱宗教只是價值?我想,親歷能帶給我更好的答案。
來臺大後我機緣巧合地參與了一個宗教類社團,雖然迄今時間僅過了三個月,修行和觀察剛起步,我想親身經歷的宗教體驗還沒來得及到來,但我對其他意料外的情況多少有了一些體認和心得。我感到宗教類社團慷慨地給予在陌生人世界難以體會到的友善。那樣的溫情對於處在困境的人尤為動人。宗教的確有助淳風化俗。
第一次活動,社團幹部們介紹社團詳情。雖語不驚人但幽默感十足。沒有鋒利的冰冷或逼人的火氣,全然一種由內而外的淡然鎮定。接下來團體交流。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茶點,誠懇地分享修行中困難的克服、身心的體證;聊生活、見聞,相互鼓勵還開開玩笑。這樣的氛圍無疑有助於敏感者平靜,或使憂鬱的人漸漸願打開心扉吧?
其後的日子,社員們在不同的小組中。有兩位資深社員引導小組的日常交流。不論節日或變天,組長都會發來關懷與提醒。組員有生日大家一起寫卡片、買蛋糕慶祝;晨間有共修活動,每週有社課;小組的聚餐出行很頻繁。如果說,愛人就是不帶條件地心念他人,那在社團空氣中的是惹人心醉的溫情,全無別處的競爭、壓力、虛榮心、親疏有別。不用戴面具,很容易交朋友。漸漸,我發現自己習慣臉色愉悅地同他人相處,心懷感恩地主動為他人服務。如另一位交換生同學所說:“我之所以皈依,因為我在同他們的交往中感到一種簡單、安詳;那樣充滿朝氣、專注的生活使我心生嚮往。”我雙手贊同。
這段日子,我的生活中接觸著不同宗教的信徒。他們共有一種發自於內心的喜樂安詳。我欣羨這樣的生命,接下來也會讓自己更坦誠地敞開心胸去感受他們的真善美。依我之見,這往往得益於修行團體的熏陶,也和自己所親身經歷的宗教體驗有關。我接觸到的社員和那位朋友,都從堅持下來的修行中獲得了真實的提升,這自然堅定了他們對修行的信心。
可是,宗教上的信心往往滋生一種另類的“唯我獨尊”,若本門教導最佳,別的宗門算什麼呢?世俗的價值主張又算什麼呢?所以,似乎仍然免不了見解上的衝突。護法是好心,但因此而起的爭執必損修行,甚至還可能撕裂社會。
如今以同性戀多元成家議題的表現為宗教傳統和世俗先鋒的衝突,我希望避免亢奮地從常識出發站隊,而是深入觀察下去。(文:譚笑)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