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張國立領銜、兩岸明星聯合主演的年度情感大戲《原鄉》,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這部反映臺灣老兵回鄉歷程的劇作,耗時六年精心打磨,也讓臺灣眷村早期的環境和生活,再次走進觀眾視野。
眷村作為臺灣文藝領域的寵兒,一直被大批來自眷村的文化名人,從文學、影視、戲劇、音樂各個領域,挖掘著它豐富的文化財富。而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擴大,臺灣文藝作品在大陸受到了廣泛關注,眷村題材屢屢登上大陸影視劇熒屏,成為寄託兩岸親情的新紐帶。
在臺灣:忠實擁護來自共同記憶
上世紀80年代,第一批眷村電影因應漸趨開放的社會環境而誕生。早期有陳坤厚的《小畢的故事》、虞戡平的《孽子》、李佑寧的《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由文學作品改編,以眷村環境、眷村人物來講述家庭倫理故事。後來有王童的《香蕉天堂》、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關照老榮民和眷村二代在當下臺灣社會的命運和內心。現在更新的則是擁有更多商業色彩的《淚王子》。眷村電影,向來在臺灣銀幕中擁有一席之地。
漳州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施沛琳,從小在眷村長大。她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說,看眷村電影,覺得親切,因為劇中有眷村人共同的記憶。而這些記憶會滲透進生活中的點滴,不會隨著搬出眷村而消失。但凡與眷村有關聯的人,更會成為這些作品最忠實的粉絲,這也就是為什麼眷村題材在島內影視劇中,一直都有舞臺的原因。
在熒屏上,眷村的形象從2005年梁修身拍攝了“公視”電視劇集《再見,忠貞二村》開始拉開序幕。2008年臺灣著名電視製作人、祖籍北京的眷村二代王偉忠,在“中視”推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更是讓眷村懷舊題材再成熱點。
此外,不能忽視的就是紀錄片,湯湘竹的《山有多高》、王偉忠的《偉忠媽媽的眷村》、林文益的《想我們的眷村媽媽》。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卻是最忠實地為眷村和眷村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影像。
而這些從眷村走出的導演,在作品中展現出的叛逆青春、思鄉情懷,以及讓大陸觀眾倍感親切的傳統文化質感,成為這個創作群體的共同特色。
在大陸:鄉愁主題成為情感連接
不過有趣的是,讓臺灣眷村真正受到大陸觀眾廣泛關注的,卻是眷村話劇。臺灣表演工作坊的《暗戀桃花源》20多年來數次被搬上舞臺和銀幕,甚至與大陸演員合作,加入大陸戲劇元素推出不同版本,常演不衰。而表演工作坊後來與王偉忠合作的新劇《寶島一村》,自2010年開始在大陸巡迴演出,亦是一票難求。
眷村生活成為兩岸新話題,相關人物和故事也逐漸受到大陸文藝作品的青睞。中央電視臺“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節目中,曾利用到大陸探親機會,帶回100多個老兵骨灰壇的臺灣老兵高秉涵順利當選。沒過多久,根據高秉涵故事改編的呂劇《回家》,就在濟南百花劇院上演。湖南廣電集團也先於其他影視巨頭拿下電視劇版權,決定花重金打造精品電視連續劇。
此番《原鄉》電視劇在大陸熱播,最初的靈感是張國立看過的一部臺灣老兵爭取回家的報告文學。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表示:“對於當下的年輕觀眾來說,《原鄉》的歷史背景可能並不太熟悉,但《原鄉》的情感基礎卻是所有人都能體會的——即‘回家看娘’的本能衝動。”他說,鄉愁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軟肋,即使現在遠離了那個特殊時代,思念親人的情感在現代也一樣發酵醞釀得更強烈。
此前也有一部名為《兄弟海》的劇集,以小人物同胞兄弟情為主軸,闡釋兩岸親情。當時《兄弟海》劇組遠赴臺灣深度取景實拍,還原了不少堪稱博物館級的眷村原址,也讓臺灣眷村首次登上大陸電視劇熒屏。
短評
需要有血有肉的兩岸連接作品
在《原鄉》熱播的新聞微博下面,我們看到一名ID為“造夢先生的呼吸”的網友這樣說:“這是值得所有人看的一部電視劇,在這個雷劇、日韓劇、婆媳劇、愛情劇氾濫的年代,它的出現,感動著所有!”也有網友表示,在當今的兩岸影視圈,相比起過於“高大上”的史詩劇,更需要這種有血有肉、以小見大的兩岸連接作品。而眷村作品的出現,以其豐富的歷史內涵,令人反思良多。
漳州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施沛琳分析,眷村的背後是兩岸人民分治生活的寫照。而如今隨著交流的增加,眷村不再神秘,而是承載著濃濃鄉情。於是,眷村題材,自然會進入創作者的視線,被搬上大陸熒幕,也是題中之義。
施沛琳還指出,從眷村題材作品在兩岸熱播的現象可以看出,源自於生活的交互場景,可以創造出更多兩岸都感興趣的共同議題。由這些議題出發,深層挖掘情感世界的交互,這樣觀眾就能與創作者產生共鳴,由內而發形成一種專屬文化,這或許對於今後兩岸題材作品的創作都是一種啟迪。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