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由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三屆閩都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臺北開幕,會議以“閩都文化與臺灣”為研討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與會。
閩都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中下游區域文化。歷史上兩地往來密切,尤其在清代以後,大量福州移民和福州官員渡海來臺,加速了閩都文化融入臺灣本地文化的進程。
此次研討會“閩都文化與臺灣”主題的產生基於榕臺深厚的歷史淵源。在長期歷史交往中,福州與臺灣形成了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法緣相循、商緣相連的“五緣”關係。與會專家學者集中研討了“船政文化與臺灣”、“閩都文化與臺灣教育發展”、“閩都文化與臺灣”等議題。
今年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巡臺140週年,兩岸學者提交的不少論文即是探討沈葆楨140年前率福建水師赴臺驅日,以及在保衛和建設臺灣中的獨特貢獻。研討會後,與會者還將赴當年沈葆楨所建的臺南延平郡王祠憑吊。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