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臺灣包裝設計協會在晉江設立首個大陸辦事處,晉江食品企業今後可以在家門口與臺灣設計團隊對接,攜手推動晉江食品行業轉型升級——
蓬勃背後的短板現象
7月16日至18日,閩臺(泉州)食品交易會在晉江舉行。展館內,盼盼、好彩頭、嘉士柏等晉江知名食品企業悉數亮相。數據顯示,晉江食品產業去年銷售額達到350多億元,現有生產企業近500家、經營企業1000多家,在大陸擁有1/4的糖果產量,其果凍產量也位列大陸食品主產區第2位,是我省最大的休閒食品出口基地。
“晉江食品行業發展較早,至今已達到一定規模,產品整體上趨於穩定,不可能每年都有新品上市。因此,行業要突破現有格局,就必須轉型升級。”晉江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昌熙告訴記者,創新是改變現狀的有效途徑,但不能光靠工藝和技術,還要在包裝設計上做足文章。
採訪中,業內人士指出,晉江食品企業多以照片作為主要的包裝設計元素,由於包裝相似度較高,產品的外在差異性不大,因此難以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產品包裝真有那麼重要嗎?“大多數人以為是舌頭在挑選食品,其實是眼睛‘先入為主’。大部分消費者只需0.2秒的時間,就能在貨架上發現他們想要的商品。”臺灣包裝設計協會會長黃國洲坦言,學會如何秒殺消費者的眼球至關重要,而運用好這一技巧,晉江食品行業必須直面新的挑戰。
為了打破瓶頸,近年來不少晉江食品企業跨海向臺灣設計團隊取經。以生產牛軋糖而著稱的嘉士柏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今年推出一款全新升級產品,分為芝麻、原味、鹹味、蔓越莓、青豌豆五種口味。為此,該公司請來2015年亞洲包裝金獎得主、臺灣著名設計大師黃添貴設計外包裝,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每一種口味的包裝都不一樣,有各自的顏色和卡通形象,這既賦予了產品生命力,又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形象。”董事長林逢友說。
“在產品包裝領域,臺灣已經步入成熟階段,從賣產品發展到賣文化,其經驗值得晉江企業借鑒。”晉江市經貿局副局長林永紅表示,一直以來晉江都與臺灣包裝設計業保持密切往來,但主要以郵件或電話方式為主,面對面地交流、互動較少,而整個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後卻埋藏著包裝設計、人才培育等環節欠缺的隱憂。
臺式包裝助力行業發展
事實上,晉江食品牽手臺灣包裝設計是一個互利雙贏的過程。“經過長期的發展沉澱,臺灣包裝設計融入了多元創意和美學元素,既有文化底蘊,又不失時尚品位。從當前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來看,晉江食品行業正迫切尋求創新與改變。這邊有可觀的產業規模和市場需求,臺灣那邊有包裝設計優勢,兩者正好形成互補,一拍即合。”黃國洲說。
為此,早在去年,臺灣包裝設計協會就已組織部分成員前來晉江考察,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今年7月16日終於正式將辦事處紮根下來。
位於晉江市洪山文創園區內的臺灣包裝設計協會晉江辦事處,以9家臺灣企業合作入股的形式,成立晉江藍鵲包裝設計公司,作為統一載體。9家公司分別派出一名總監及以上職務的工作人員常駐晉江,就地為製造業特別是食品行業提供個性化服務。
“這9家臺灣企業涵蓋了食品及伴手禮包裝設計企業、陶藝設計企業、商業攝影企業、活動策劃企業,可以為晉江企業提供從包裝設計到商業攝影、再到行銷策劃的一條龍服務。”臺灣設計業者陳苡榛表示,在具體合作中,辦事處會根據客戶要求和本地消費市場的特點進行調整,加入閩南在地文化,不會照搬臺灣模式。
“以辦事處為平臺,晉江食品企業今後可以在家門口與臺灣設計團隊對接,交流起來更便捷,同時也能輻射到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陳昌熙表示,今後一旦有合作項目,雙方可以直接在晉江面對面商討,然後再把設計方案發回臺灣設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更為重要的是,以此為契機,晉江食品行業可以借力使力,邁向轉型升級之路。“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雙方對包裝設計的審美、價值取向都有共通點,在與臺灣設計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借鑒、學習,完善自己的包裝設計環節,培養優秀的設計團隊,將好的創意植入產品中,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突出品牌的自我特色。”盼盼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說。
題圖:閩臺(泉州)食品交易會上,臺灣設計師展出的創意包裝。
採訪手記
在差異化中尋求更大發展空間
長期以來,晉江食品企業通過更新設備、研發創新,不斷優化低附加值的舊產品,推出高端新產品的方式,在產品差異化中謀求出一條突圍之路。目前,晉江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基本都有自己的主攻領域和主打產品。
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光靠科技、工藝來創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對附加值的要求已不再容易。一方面,真正的新產品不可能年年都有;另一方面,即使有,也在資訊化浪潮中,被迅速模倣,從而失去差異化所帶來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進一步挖掘產品的差異化,晉江食品企業將目光瞄準包裝設計,並攜手臺灣設計師,利用其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取長補短,改變晉江食品包裝以照片為主,相似度頗高的現狀,為自己量身打造獨特的包裝設計,用顏色、精緻的LOGO等元素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從而突破行業現有發展格局。我們期待,晉江食品行業在這場新戰役中,直面挑戰、完善不足,繼續在差異化中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