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蔡康永在微博上發聲“沒有一個節目是永遠的”,宣佈《康熙來了》即將解體。這個紅極12年、陪伴整整一代臺灣年輕人的節目,終於走到落幕的一刻。而臺灣的綜藝節目,也疲態畢現,“康熙”走後,必定是一地雞毛,短期內看不到有能取代它的節目出現。
記者駐臺這些天,晚上黃金時間的電視,除了政論節目名嘴的打嘴仗,綜藝類的節目,只看到幾個閩南語的節目和清淡的歌手比賽。前幾天大陸的《中國好聲音》在臺灣高校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受到大學生熱烈捧場,超乎記者想像。他們對“好聲音”學員的名字和代表歌曲瞭如指掌,大陸綜藝節目已經深入了臺灣年輕人的心靈。大陸電視劇也所向披靡。這幾天臺灣某臺的黃金檔,還在播放大陸十幾年前製作的《水滸傳》。
《康熙來了》自2004年開播以來,一直是臺灣綜藝收視榜首。以《康熙來了》為代表的臺灣綜藝節目,曾經被大陸同行引以為標桿,如今卻落到雨打風吹去,到底怎麼了?
臺灣綜藝節目內容老化、模式單一和製作費用不足的問題,隨著大陸綜藝真人秀節目的紅火,近幾年越來越凸顯。
臺灣有130多家電視臺,300多個電視頻道,網路新媒體娛樂又來勢洶洶,這種激烈競爭而市場又狹小的環境,導致製作單位不敢冒險,也付不起較高的成本。一旦錄影棚內一天製作五六集的快餐省成本模式引起視覺疲勞,老化的內容不及時更新,再轉型困難重重。大陸真人秀節目單集預算動輒百萬,臺灣同類節目普遍只有四五十萬新台幣的預算,一些有創意的策劃往往因為成本問題束之高閣。
臺灣優秀的主持人、策劃人也大量流失。大陸多家綜藝真人秀節目都能看到臺灣綜藝人才的參與。蔡康永也多次被問到是否來大陸發展,他並沒有明確否認,但這樣的可能始終存在。
◎ 陳智軍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