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七星劍獅】
劍獅圖案源自閩南的民間避邪物,歷史上廣泛流傳于海峽兩岸。臺南安平是臺灣西部沿岸港口城市,為三面臨海沙嶼,是早期大陸移民最多的聚居地,因地狹人稠,住宅櫛比而立,巷道狹小,民居檐角交錯而建,當地居民為破解建築風水上的忌諱,遂在門面或門檐、照壁,裝飾了諸如劍獅、獅面等避邪之物。
據史料介紹,臺南安平劍獅的由來大致有三種。一說是隨明清時期的移民傳入臺灣。獅為萬獸之王,其聲能震伏百獸,故用以避邪鎮宅。二說是由清朝水師的刀劍盾牌演變而來。安平為水師駐紮之地,軍人返家時習慣將刀盾挂在門口的衣架上,宵小望而卻步。三說是紀念鄭成功。當年鄭成功入臺打敗荷蘭人後,部分軍隊駐紮安平,駐防將士操練返家後,將隨身的獅面盾牌挂于門上,再將刀劍插在獅口,組成了威嚴勇猛的“獅咬劍”。在《熱蘭遮城日記》中,荷蘭人描述鄭成功將士盾牌上繪有恐怖的怪獸,荷蘭版畫中也清晰可見盾牌上的獅面。
劍獅由木雕、泥塑、陶瓷、石雕等製成,且造型各不相同。種類可分為:以劍區分,劍由左向右表示祈福,由右向左表示避邪,獅咬雙劍表示鎮煞;以顏色分,朱紅色的表示富貴人家,青黑色的表示普通老百姓;有的劍獅還在周圍繪有蝙蝠,兩隻相對的蝙蝠代表“福氣雙臨”。
劍獅文化隨漳臺先民往來而傳播,深深滲進兩地民眾的生活習俗。隨著時代變遷,如今在漳州一帶保存完好的劍獅屈指可數,而安平也僅中興街、安北路一帶巷弄中仍可尋蛛絲馬跡。今天的劍獅,其形象已被廣泛運用於文化創意產業,各種奇趣的劍獅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黃輝全 文/供圖)
[責任編輯: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