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會”:歷史等待著後人繼續前行
歷史,有時巧合得令人吊詭。
24年前,當亞洲辯論大賽的聚光燈投向決賽的現場,21歲的“王郁琦同學”作為反方選手,硬生生地從南京大學手中奪走了象徵最高榮譽的桂冠。而決賽的辯題,恰是“人類和平相處是可能實現的理想”。
“王同學”怎麼也不會想到,24年後,他將以臺灣方面陸委會負責人的身份訪問大陸,令人稱奇的是,今天,“王同學”將赴當年對手的學校發表演講,一反當年辯論的觀點,尋求兩岸“和平相處的可能”。當年一再辯述的不可能,如今卻要拼命用行動證明那是錯的,如今真理似乎重新回到了“正方”。昔日針鋒相對的辯論賽,今天溫文爾雅的演講臺。如果說當年的辯論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那麼“張王會”的成功舉行也將註定載入明天的史冊。雖然“王同學”只是低調地表示“是值得記錄的一天”,但恰巧道出了歷史的本質,因為歷史的本質,就是記錄。
翻開兩岸關係的記錄冊,從炮火連天、隔空喊話、開放探親、恢復談判、實現“三通”、密切互動一路走來,一路風塵寫紅箋,幾多佳話越天塹。不僅“汪辜會談”已成絕響,“陳江會談”也已成為人們心中的記憶。當年或難咽、或釋懷的兄弟仇、姐妹恨;那些或續接、或隔阻的相思苦、離別愁;過往或猜忌、或不疑的家國夢、手足情……所有的這一切,伴隨著許多長久的不為人知的默默等待的人心,伴隨著1949年的大江大海,伴隨著許多相見不能見、不願見的傷痛,都化為塵土和雨露,成為兩岸關係邁向新征程的一種積澱和滋養。如果說當年書信中的一句“度盡劫波兄弟在”促進了兩岸交流探親的善意之舉,那麼今天“輕舟已過萬重山”則是客觀又謙遜的表達。曾記否,幾年前,海協會陳雲林會長首次赴臺,還有些許雜音環繞;此去稍稍經年,兩岸關係的“良辰美景”已然惠澤越來越多的鄉里鄉親,而非不可觸摸的“虛設”。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這是一種底氣十足的自信。未來的兩岸關係雖難言一馬平川、一帆風順,但終究不會回到以前的滄海桑田、波譎雲詭。
“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終歸、要、逐步、總不能、一代一代,這些看似平淡的話語,和兩岸關係過去的歷史,在激勵今天和後來的人們在兩岸關係的道路上繼續闊步前行。而歷史最大的意義,也莫過於兩個方面:一告慰先賢,一啟迪後人。
歷史等待著後人繼續前行。無論多麼吊詭,總是充滿期待、值得期待。(李章程)
[責任編輯:朱媛媛]